春溪笛曉 作品

第 294 章





可見對於他這些文人來說應酬苦,有應酬也苦!




李白聽得哈哈直笑,是笑難免有些不易察覺的落寞。




這種應酬詩是每個大唐讀書人的必修功課,要是去赴宴難免就要個詩紀念紀念,那樣的日子他也過過一年多。




可惜他終歸不像杜甫那樣生在官宦之家,他由在慣,受不得那麼多拘束,也學不會含蓄謙,連己什麼時候得罪人都不道。




活到他現在這個歲數,也許不該再想什麼功名利祿,他經去過長安,道那是個什麼樣的地方,所以何苦在己鑽進那樣的樊籠去?




是從拿起書卷的那一天開始,無數前人的襟懷追求便隨著那一句句詩文傳達到他這些後來者心中。




讀書人學到本領便想去經世濟國,如同少年人得寶劍便想去俠仗義。




即便是豁達肆意如李白,終歸也還是放不下。




霍善倒是不道李白心中的遺憾,他見李白跟著己這邊忙一會、那邊忙一會,似乎再惦記他的酒,總算滿意。他叮囑道:“你可要少喝點酒,我聽說當塗那邊有個人喝醉後看見水的月亮又大又圓,想去撈起來,結果一頭栽進水淹死!”




錯,這就是醉死當塗的傳說之一,李白最後撈月亮把己撈!




李白聽後誇道:“這死法還挺不錯。”




霍善:?




不愧是你。




李白見霍善看向己的眼有些一言難盡,就給他分析起來,他小小年紀就醫術得,想來也見證過許多人的死亡。其又老又病飽受折磨而死,還不吃飽喝足在醉夢離世。




要是能月亮共赴九泉,何嘗不是一種快活的死法?




霍善想到許多患者死前遭遇的痛苦,竟快被李白說服。




聽說有的人為體體面面地離世,還要求人給己注射致死的藥物,說是叫做“安樂死”。他認為人雖然有辦法選擇己該怎樣來到這個世界,但應當有權利選擇己怎樣有尊嚴地死亡。




是這種“選擇”對許多人來說還是太危險,尤其是當文明有發展到那個程度的時候,如果有這麼一種“選擇”的話難免會淪為居心叵測者合法殺人的手段。




所以許多人是不贊同推廣安樂死的。




對於嗜酒如命的傢伙而言,醉死在酒何嘗不是他最喜歡的死法。




霍善覺得己作為醫家不能叫李白忽悠過去,繼續勸道:“你還有許多地方去玩過呢,應當愛惜體爭取多活幾年,把這些地方都一遍!”




李白笑道:“天下名山大川我都大半,哪有那麼多我去過的地方。”




霍善道:“你肯定去過嶺南!”他又給李白說起他的姓蘇的朋友,去嶺




()南以後吃特別多好吃的,比如什麼“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還表示九死南荒吾不悔,茲遊奇絕冠平生()”。




可見嶺南好吃又好玩!




李白覺得霍善在忽悠人,挑眉說道:“嶺南可是流放之地。”




霍善道:“錯,他就是被貶過去的。”




李白想遍己道的姓蘇的官員,也想有這麼一個傢伙。他誇道:“倒是個豁達人。”




一般人到那種地方,哪還有心情吃吃喝喝?




既然聊到蘇軾和嶺南,霍善就邀李白一起來品嚐冬瓜盅。




做冬瓜盅直接把剖開頂的小冬瓜架在火上煮,頭放上鮑魚、蝦仁、香菇等等好吃的食材,等到整個“盅”都熟透,頭的東也都能吃,冬瓜肉清爽,海味又極鮮美,對他這種喉嚨乾渴的情況特別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