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溪笛曉 作品

第 270 章





當然,小毛病肯定還是會有的,只是像瓠子決口那麼嚴重的天災肯定是不會再發生了。




當初瓠子決口直接淹了十六郡,由於出現問題的地方實在太多了,治理起來得耗費大量人力物力財力,當時的丞相田蚡上書表示決口是天意,天意不可違,咱還是別去堵這個決口了吧!




事實上田蚡自家的食邑在黃河故道以北,改不改道對他都沒啥影響,所以他才力主不治河而已。




那麼多錢財和人力花在哪兒不好,幹嘛要浪費在對自己沒好處的事情上?




有田蚡這樣想的人,自然也有想為河南諸郡爭取的人。




可惜田蚡當時如日中天,連原本靠著太皇太后榮顯一時的魏其侯竇嬰都比不過他。劉徹當時也才二十一歲,年輕得很,聽了朝中爭吵數日後決定採納田蚡的意見,晾著這決口看看它自己能不能消停。




事實證明有問題就得治理,黃河決口問題拖了十餘年,不僅時常水淹關東諸郡,且近些年還愈演愈烈,比如去年那場水患便差點要了許多人的命,多個郡國皆受其害。




現在朝中暫無戰事,財政問題有所緩解,治河之事也該提上日程了。




霍善這人才舉薦得很及時。




就是對方年紀已經有點大了,堅決不接受朝廷授予的實職,據傳前些日子遞交了方案便走了,說是有需要再讓霍善給他遞個消息。




天降人才替大漢解決完問題就離開,一點都不求封賞,只說讓劉徹給他在黃河邊上賜個醫館給李時珍在那坐診就好。




當真是不慕名利!




事實上倒也不是潘季馴不想當個漢臣,像霍善那樣拿多朝官印,只是吧,他在大明那邊也來活了,萬曆皇帝派人來徵召他去治理黃河,他得拖著老邁的身軀離開家鄉走馬上任。




說到底,大明才是他的時代,那邊有他的親朋舊故、兒孫後代,他當然還是得回去幹活。




不過就他這個歲數估計也幹不了幾年了,興許在黃河邊上走個幾天就夜裡得過來讓李時珍調理調理,到時候大漢這邊要治河他還是可以親臨指導的。




白天大明治河,夜裡大漢治河,想想就感覺未來兩年會過得十分充實!




霍善一點都沒有連累人家要全天直下的自覺,聽了劉徹的東巡計劃後頗為期待,第一時間跑去問李長生:“師父你到時候能一起去嗎?”




李長生面露為難:“我手上有許多事要忙,讓你師弟隨行照料你。”




霍善道:“我不用人照料,就是想和師父師弟你們一起去玩。不如我們把事情都交給別人去辦!”




見霍善眼巴巴地看著自己,李長生想了想,點著頭說道:“也行,我會慢慢把事情交接好。”




這幾年墨學那邊收了不少學生,也該把他們放出來鍛鍊鍛鍊了,其中有些明顯不太擅長搞研究的,未嘗不能安排去管理這些事務。




這一大攤子事真要全握在他手裡,霍善當然不會介意,朝廷那邊會不會介意就不一定了。




他們師徒幾人本就不那麼熱衷什麼權勢富貴,不如趁著如今的好年華出去看看外面的大好河山,也叫兩個徒弟能增長一下見識。




劉徹一行人翌日便啟程回長安。




九月已經過半了,再不走路上就要受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