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溪笛曉 作品

第 233 章

過了歲首,天越發冷了,許多人都待在家裡貓冬,霍善平時也減少了出門溜達的次數,轉為在府衙內遛彎,或者揹著小手去郡學那邊看人讀書。




路上遇到落單的生員,霍善還似模似樣地抽查人家的學習進度。他小小年紀就把許多書倒背如流(實在不行還能現場找場外援助),著實激勵了不少年輕人,一個兩個都跟打了雞血似的埋頭苦讀。




有董仲舒這麼一位擁有三十多年從教經驗的教育大家在,江夏郡新一年的教育規劃很快走上正軌。




別看董仲舒在後世跟“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掛鉤,實際上他博聞強識,少年時便把百家之學都通讀了一遍。




他悄悄把自己需要的內容都整合進儒家學說裡,不需要的內容就剔除出去。




像他一心推崇的天人感應之說,許多內容就是從陰陽家以及道家那邊化裁而來。




既然精華都已經挪用過來了,百家自然可以一腳踢開了,這才有了《漢書》所說的“罷黜百家,表彰六經”,以六經為代表的“儒術”形成了統治人們思想的工具。




而天人感應學說伴隨而來的災異論,一度成為臣子制約皇帝的武器,在漢武以後的漢代政治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可惜這種作用是極其有限的,皇帝要麼充耳不聞,要麼推鍋給臣子——這日食/月食/地震的出現都是因為你們這些臣子幹得不好!




比如聰明如劉徹一眼就看出了其中的陷阱,對董仲舒的學說只採納了可以增強自己集權的部分,對於天人感應部分表示“我不聽我不聽我不聽”,一腳把董仲舒踢去給自家兄弟當了好些年的國相。




要不是董仲舒跑得快,估計現在墳頭草都老高了。




不管好不好用,董仲舒總歸還是試著把武器製造出來了,這武器上可制約皇權,下可教化黔首,深受歷代文官階層喜愛。




只要國家處於太平無事、平穩發展的階段,就是它大綻光彩的時刻了!




國家有事約等於沒用。




這日霍善與劉據一起到郡學溜達,順路去找董仲舒聊聊天,討論他當初那“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並進”的《春秋》大一統觀點。




按照董仲舒的意思,墨家、醫家、農家這些實用學科的上升道路都要被斷絕,這難道合理嗎?




霍善對此不太服氣,江夏郡這兩年的發展證明了這些學科都是很有用的。




董仲舒堅持己見:“有用是有用,但不能拿來治理國家。”




“工匠、醫卜之流只適合安心做自己的事,若是把心思擺到了別的方面又如何能做好本職?他們要是把本職工作做得足夠出色,自然能得到相應的地位和獎賞。”




他舉了霍善認識的義姁當例子,義姁為太后治病立下功勞,劉徹因為她自己不是男子不能賞她官當,便把她那殺人逃竄混跡江湖的弟弟撈出來封了官,如今她弟弟義縱都當長安內史(相當於半個首都市長)了。




提起義縱這種以敢殺豪強著稱的酷吏,董仲舒語氣裡明顯帶著幾份不喜。他們這類人喜歡秩序,不喜歡這種長期以殘酷手段達成目的的傢伙。()




霍善哼道:反正我們江夏郡的醫學院、墨學院、農學院已經建起來了!




?本作者春溪笛曉提醒您《醫漢》第一時間在.?更新最新章節,記住[(()




董仲舒笑問:“那負責管理這類‘學院’的人是平時做這些事的人,還是你們府衙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