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溪笛曉 作品

第 193 章





富人居住的區域還好,門前有僕人負責打理,到了窮人居住的區域,那可就真是連落腳的地方都很難找了。




這些區域死人的情況也頗為嚴重,因為霍亂髮病後死得實在太快了,所以這些稱得上是“平民區”的區域死亡率非常高,一天約莫能抬出一百具屍體。




幸而比起印度那種想救人都無從救起的地獄模式,這邊的情況還是給了人反應時間,人們對霍亂這種疾病的理解也逐漸增加。




比如很多人都知道這東西可以通過水源傳染。




只可惜整個倫敦城也找不出多少合格的水源。




也正是這一輪一輪的傳染病爆發以及醫療科技的進步,逐步催生了面向大眾的公共衛生體系。




要知道在此之前的幾千年裡,醫學都只能為小部分人服務,而且這種服務未必有多好——哪怕是皇室成員與貴族官僚都很難享有真正優質且正確的醫療。




這是整體意識與整體認知的落後造成的結果,沒有任何人可以倖免。




他們接觸了一批又一批的霍亂病人,期間還從一些見識廣闊卻窮途潦倒的學者嘴裡聽說了此前還有過鼠疫的大流行,只覺這些疫病若是從海上被帶到大漢來,後果可真是不堪設想。




更別提還有天花這個大殺器埋伏在大漢周圍。




看來入關程序還是要嚴抓。




這些玩意到底是哪裡冒出來的。




即使張仲景已經累積了一定的治療經驗,他們一路上還是眼睜睜地看著不少人變成了藍灰色的屍體。




這是嚴重脫水呈現的“乾屍”狀態,患者全身的水分都會迅速流失,死狀十分駭人。




霍善一行人還來到了一處棉紡工廠,他們這裡的棉紡業已經發展出動力紡紗機,狠狠砸了不少棉紡工人的飯碗。




目前這種棉紡工廠生產的紡織品足以傾銷到其他地方,出去砸更多人的飯碗。




只是工人居住條件差,一旦疫病橫行,人群聚集的工廠也是重災區。




這個廠子就是因為飲用水出了大問題,以至於廠裡的工人倒了大半。




霍善與張仲景一起為這些工人進行了治療,忙完以後才開始好奇地打量起廠裡的各種設備,聽沒有得病的老工人給他講當年許多人砸珍妮紡紗機的事。




現在這紡紗機都被改造成用水力、蒸汽等動力來紡紗了。




真是時代推著人走啊。




霍善本來心情有些沉鬱,聽著這些新鮮的工業史後才好奇心又起來,忙




追問道:“為什麼要砸掉那個珍妮紡紗機?”




老工人笑道:“珍妮紡紗機效率高,紡出來的棉紗比老式紡紗機品質更好,收購棉紗的商人都不願意再買老式紡織機織出來的棉紗了,很多人心裡當然著急。”




只是時代的浪潮來了,誰都擋不住。




霍善還是有些震驚。




沒想到技術上的進步居然會讓人做出這樣的事,紡紗織布居然不是越快越好的嗎?




這次他們主要是來了解霍亂這種傳染病的,霍善也就沒有多糾結紡紗機的事。




等以後真正有需要了,他再進來仔細看看也不遲!




一行人離開工廠的時候,張仲景取走了不少病理樣品,兩人回到醫館比對著卷宗上的介紹進行病理學研究,很快就順利觀測到霍亂弧菌。




就是這個小東西通過水源和食物進入人體。




真正意義上的病從口入。




想想那“無遮大會”上還有喝恆河水的習俗,這種疫病首先在恆河邊上爆發的原因就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