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溪笛曉 作品

第 139 章

大夥在新豐縣過了個熱鬧的端午,回去後都有些意猶未盡,紛紛和沒能一起去玩耍的親朋好友分享。




得知那位小小的朝陽侯又搗騰出那麼多新鮮玩法,因為有別的事沒去的人都扼腕不已。他們早該知道的,若是不好玩人家肯定不會費那個勁印傳單宣傳!




有些過去察看敵情的商販則是……悄悄把關撲學了過來。




根據他們的觀察,這關撲的概率約莫是一半送一半賣,只要賣的價錢足夠高,商戶是不會虧的,就算虧了也只是虧掉拿出來關撲的那點貨物,而吸引來的客流卻能給店裡大大地創收!




這就用起來!




什麼?你說這是偷師?做生意的事能算是偷師嗎?




根本算不得!




長安城中又是好一番熱鬧。




沒有人知曉,當天晚上霍去病歇在新豐縣,與李長生討論了一下那蒺藜火球的問題。




李長生拿到蒺藜火球已經好幾天了,早就把它拆開又還原了好幾遍,裡頭的火/藥也被他拿出來研究了一下配比。




李時珍他們看到這玩意,也知道火器這玩意估計是瞞不住了,便與李長生講了講其中門道。




這東西威懾力還是有的,只是一來他們接觸不到太詳細的火器做法,二來他們也不想霍善玩這麼危險的東西,所以才沒有講給霍善聽。




霍去病倒沒想到看起來不太靠譜的李時珍偶爾也能靠譜一回,居然還知道有些東西不能跟小孩子講。




有的東西雖然不一定要用,但是手頭有總是好的,霍去病便託李長生暫且先秘密研究,有了成果他們馬上報上去弄個相對保密的地方來試驗一番。




李長生沒有拒絕。




墨家最擅長的就是研究守城器械,如今不過是想辦法把火球之類的東西塞進守城體系裡面去罷了。到那時候邊城若能長治久安,對大漢來說也算是好事一樁。




兩人就研究火器之事達成一致,第二天霍去病才安心回長安去。




霍善哪裡知曉只要給李長生一個火球,李長生就能把其中門道摸個一清二楚?




他過完了一個熱鬧的端午,整個人都快活得不得了,連跟著劉據他們上課都沒那麼愛擾亂博士們的思路了。




弄得博士們受寵若驚之餘,又有些不太習慣。




可能人就是這樣的賤骨頭,明明一開始覺得忒煩人,習慣了就覺得整堂課上下來不發散一下思維好像不太完整。




霍善根本不知道自己已經把博士們改變成習慣抬槓的形狀了,他愉快地浪了一天,晚上準備去赴阿印的約,到金陵隨園過中秋去。




李時珍等人也沒見識過明朝以後的世界,此前雖從阿印那裡得知了隻言片語,卻遠不如親眼所見來得真切,所以這傢伙也準備以小老頭兒的方式去湊熱鬧。




美其名曰是怕霍善一個人過去迷失在陌生朝代。




華佗幾人也被說得意動,與他們一併過去了。




最終霍善帶




著四個小老頭兒出發前往隨園。




乾隆年間的金陵城繁榮無比,織造業、印刷業、造船業都是首屈一指的存在,自然孕育出無數豪商巨賈、才子佳人。




清代許多文人墨客都愛待在江南,尤其愛待在南京。




像袁枚這位大清文壇騷客,更是以隨園為根據地打造了一個提供交遊、宴飲、創作、印刷一條龍服務的文友交流根據地。




沒錯,袁枚還會自己寫書自己印、自己宣傳自己賣,完全沒有中間商賺差價!




這也是袁枚三十多歲就可以徹底“隱居()”的原因,他的隱居不是隱居,而是買個大園子直接轉型暢銷書作家兼社會活動家。




缺錢是不可能缺錢的,以他的知名度以及社交圈子隨便寫點什麼都能成為熱賣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