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溪笛曉 作品

36. 第 36 章 【御前告狀】

霍善本有些不敢看,瞧見李時珍他們的激動後又被感染了,湊過去看華佗動手。




華佗的手很穩,如果不是死於曹操手中,他這雙手應當還可以救許多人。




可亂世之中只一雙手又能救多少人?救活的人會不會轉身又死在別人刀下?人易救,命難救,普通人只能祈求天下太平無事。




東漢末年的鍛造技術已經相當不錯,華佗手中的小刀十分鋒利。




患者已經就著酒喝過麻沸散,整個人處於意識昏沉的全麻狀態,並不知道自己即將要被人破開肚子。




霍善睜大眼看著華佗手裡的小刀,只覺他輕輕一劃,患者的肚皮便被他劃開了,接著出現的是肌肉和脂肪層。




本來這場景看起來應該挺嚇人的,可華佗切開的切口太過整齊漂亮,以至於霍善看著竟不覺得難受,反倒有種馬上要真正見識到人體臟腑的期待感。




不過華佗並沒有把切口開得很大,他憑藉自己的判斷直接把切口開在病灶附近,準確無誤地從裡頭切下塊明顯不太正常的肉疙瘩。接著他便開始仔細將創口周圍收拾了一番,開始給患者關腹了。




整個過程只花了不到一刻鐘。




華佗操作得差不多了,才和霍善幾人說起為什麼要這麼快,而不是慢慢操作讓他們看仔細一點:這麻沸散的藥效是有時限的,要是不切快一點等患者醒來會疼得亂動。




這種開膛破肚之苦可不是誰都能承受的。




像這個病人不就是因為忍不了疼,才堅持要找他開刀嗎?




霍善抓住了華佗話裡的(他認為的)重點:“還能開膛嗎?”




華佗:“……”




華佗道:“理論上來說,連頭顱都能開口子,只是我也鮮少接觸這類患者。因為開顱、開膛風險更大,我一般會告訴他們開完以後不一定能治好,而且很可能死在這個過程中,所以至今還沒有人願意嘗試。”




李時珍道:【這個我知道,你就是因為提議給曹操開顱,所以被曹操給殺了。】




華佗:“…………”




小李啊小李,我勸你不要把演義內容當現實。




孫思邈道:【史書上倒是沒記錄這一點,只說是華前輩不願意留在曹操身邊給他一個人治病,曹操一怒之下把華前輩給殺了,說華前輩就是故意不治好他的頭疾。】




曹操:呵,想讓我離不開你,我先把你給殺了!我就不信了,天底下能人那麼多,我離了你這個小小醫家還活不下去了不成?




華佗:“………”




好吧,事實也沒有比演義好到哪裡去。




原因不重要,反正他是死了。




患者醒來的時候,朦朦朧朧聽到華佗正在和人說起春秋戰國時期的換心術。據說扁鵲掌握開膛換心的臨床技術,有兩個人來向他們求醫,扁鵲用他那雙能照見五藏的眼睛一瞧,表示你兩的心在自己身上不適合,換到對方身上就好了,就給他們進行了換心手術。




只是這手術複雜得很,他得直接把人迷昏三天才完成整個手術。




華佗正準備告訴霍善這事兒出自《列子》,就是“馮虛御風”的那個列子,這傢伙從頭到腳都很不靠譜,也不知道到底是不是瞎編。




結果患者已經反覆摩挲著自己胸口,一臉惶恐地看向華佗:“你莫不是把我心給換了?”




華佗:?




根據華佗豐富的麻翻患者的經驗,患者醒來後一般會說些胡話,等麻沸散的效果散去後就好。




華佗道:“沒換,又沒找到適合跟你換心的人,我平白無故換你的心做什麼?”




既然人已經醒來,華佗便讓家屬進來照看,觀察個一兩天沒問題就可以回家養身體去了。




霍善大開眼界,沒想到病還能這麼治!




華佗見他雙目熠熠,一點都沒被剛才的剖腹場景嚇著,倒覺得他是真適合學自己這門醫技了。他說道:“你以後可以先拿些小的禽畜練練手,試著觀察它們的五臟六腑。想對人動刀子,最要緊的是要熟悉人體內的構造,這些得慢慢積累。”




霍善點頭。




要做到像華佗開口這麼小卻能準確無誤地找到病灶,一般人還真做不來。




要是病灶在左邊,口卻開在右邊,患者不是白捱了一刀了嗎?




所以還是得先掌握精確的診斷技巧才能動刀子,要不然人家還沒病死,先被你給切來切去切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