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不南渡 作品

第171章 有功否?

  “陛下,我看內臣們商談這件事的興致並不高。”

  曹髦對此沒有任何的意外。

  “那是自然這件事對他們沒有什麼好處,在他們看來,大概對天下也沒有什麼好處,只是朕的瞎折騰而已。”

  “就跟三老制一樣。”

  “他們都覺得朕只是為了彰顯自己的仁義,實際上卻有損於廟堂。”

  張華遲疑了一下,“那陛下到底是為了什麼呢?”

  “就如他們所說,就是為了彰顯自己的仁義,為了讓天下的農夫們更支持朕。”

  曹髦回答的很是直接。

  “得民心者得天下,這民心不在廟堂,而在地方。”

  “能得到甲士們的擁戴,商賈們的稱讚,農夫們的支持那就沒有人能撼動朕的位置了,朕也就可以愈發安心去做更多的事情了。”

  “這件事,或許不利於廟堂,但有利於社稷。”

  聽到曹髦的話,張華呆愣了許久,方才反應過來,“臣明白了。”

  曹髦的心裡還是很喜歡張華的,在歷史上的張華,苦苦支撐一個滿是問題的新生王朝,乏力而死。

  這其實跟曹髦如今的處境有些類似,好在,曹髦身邊的支持者遠比張華要多。

  曹髦跟張華沒有閒聊太久,曹髦如今的時日很是寶貴,在結束了這次內臣會議後,他就跟著張華離開了廟堂,前往了太學。

  這次依舊是微服前往。

  司馬炎幾次給他稟告了太學的情況,可曹髦心裡是不太相信的。

  不是說不相信安世的為人,是不相信他的能力。

  就怕是太學的那些老狐狸合起夥來哄騙安世,將安世耍得團團轉,然後給與自己錯誤的情報。

  如今曹髦在民間的支持度越來越高,而在士人裡的支持度,則是分成了兩個極點。

  寒門和庶民出身的士人們,是非常支持曹髦的。

  因為曹髦在各地設立了圖書館,讓廣大的寒門出身的士人們得到了同樣的機會。

  這些寒門出身的士人原先跟著大族子弟去鬧事,可後來忽然發現,好像這麼鬧事得不到任何的好處,出事了他們反而是最先被抓的。

  可跟著皇帝,卻是能看到平日裡都看不到的書籍,還能擁有同樣的參與考核的機會。

  這讓他們頓時改變了想法,稱讚皇帝的聲音越來越大。

  而那些大族出身的,一天到晚沒事幹的士人們,卻對皇帝的評價非常低。

  低到什麼程度呢?

  他們在私下裡稱曹髦乃是桀紂之君,嗯,說這句話的士人很快就被何曾關進了牢獄內,但是這只是讓他們對皇帝的評價更低了。

  他們覺得曹髦用錢財敗壞軍隊,讓仁義之師變成了利益之師。

  在國內重用酷吏,壓迫忠良。

  在地方上用秦的酷法,讓官員們攀比政績,失去了君子之心。

  同時他還迫害名士,王戎等人被抓,讓士人們非常的憤怒。

  他們覺得,當今皇帝就是個跟漢武帝,秦始皇一樣冷酷,暴虐的獨夫。

  曹髦對此非常的清楚,但是他不在乎。

  就是因為這種思潮,曹髦覺得太學可能沒有司馬炎所說的那麼平靜,那些士人會那麼乖巧的來服從自己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