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臨河之路:建橋

  “沒人來?”

  老爺子搖搖頭道:“也不是沒人來!這是沙地塘,水清,魚不腥,來得人可多了。”

  “?”

  “哎,今年夏天,不是漲了趟洪水,將臨河鎮到綠谷縣城的橋沖毀了!從綠谷和鬱南縣過來的人,十分不方便,客源慢慢就少了。客源少了,承包費用又高,老闆自然沒辦法做了。”

  “原來這樣啊!”

  老爺子看著路北方,長長嘆了口氣:“這個場子是我兒子開的,投了100多萬!現在橋沒修好,沒客人來,場子裡還有些東西,承包也沒到期。我們便在這塘裡養魚,看能否賺點承包費。”

  聽著老爺子的話,路北方恍然想起自己來臨河鎮報到的時候,等渡船的事情!當時,他推著摩托車在碼頭,整整等了二個小時。而且在船上還有小偷,自己的新摩托還慘遭割胎。

  看樣子,這釣場沒人,臨河鎮發展不起來,主要原因,還是交通不便。這交通不便,歸根結底,就是沒有公路橋!利用渡船往返,不僅時間成本增加,一天就那麼幾趟,上船下船又很麻煩,極其不便。

  臨河鎮要發展,必須將橋建起來。

  在回鎮上的路上,路北方的腦中一直縈繞著這件事情。

  ……

  第二天上午,鎮委書記陶大軍剛剛上班,路北方便信步走進他的辦公室。在相互問候了幾句之後,陶大軍盯著路北方問道:“北方,你有事情?”

  路北方也不藏著掖著直接說道:“昨天我在鎮裡轉了一圈,發現釣場也倒了,村民們種的蘿蔔白菜,也爛在了地頭,都沒有往這個綠谷縣城賣的打算。我覺得呀,我們鎮上到綠谷的橋,還是得建起來,不然老百姓太不方便了。”

  陶大軍聽了路北方的話,一屁股坐在椅子上,臉色有些凝重。他沒想到這個傢伙才來幾天,就操心鎮裡面發展的事情?而這很顯然,不是屬於他工作份內之事。

  但是既然路北方問了,陶大軍只得硬著頭皮回答:“哎,這個問題,幾乎所有來咱們臨河鎮工作的人都有問過?這個問題我要怎麼回答呢?其實就在這個路口上面300米的位置,我們鎮裡面和縣裡面嘔心瀝血,到處奔波化緣,有一年花了有七百多萬,終於建了一座拱橋,結果那一年,朝陽湖的湖水就沒有消過。湖水將這橋基泡軟了之後,很快就成了危橋。沒辦法,第二年又重新市裡面的申請要錢,對這座橋進行了加固處理。但今年夏天漲洪水的時候,全部沖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