鑑寶神豪,從我養麒麟開始 作品

第513章 半張

  現在說起莫高窟,誰都要說王圓籙愚昧無知,把藏經洞裡的寶貝賣給了外國人。

  但這說法,其實對這位老道士很不公平,要說真正破壞了莫高窟的元兇,其實是咱們自己人。

  當初王圓籙發現藏經洞後,第一時間就上報了當地的清政府官員,希望官方接手保護。但那些當官的壓根沒當回事兒,理都沒理。

  當地百姓也都覺得就是些破紙,單純把這事兒當是個談資,沒人在乎。

  自己人不在乎,卻有人在乎,英國的探險家跟鯊魚一樣,聞著味兒過來了,只花了一筆銀子,就拉走了數十箱。

  英國人走後,法國人來了又拉走一批,法國人走後,日本人來了,然後是俄羅斯人。

  其他的人都是悶聲發大財,得了寶貝不聲不響的運回了國。

  但法國人得到這批經卷後,沒有第一時間拉回國,而是拉到北京,舉辦了次展覽。這下子世界震驚,清政府這才意識到這批東西的寶貴,當即讓當地官員把剩下的運回北京。

  在幾批外國人相繼花錢購買經卷後,莫高窟附近的鄉紳村民也知道了這些東西不是廢紙,所以命令到達前,就已經出現了大規模盜竊現象。

  等上頭命令一到,原本剩下的經書,應該能得到妥善保護,但恰恰相反,破壞最嚴重的就是這一時期。

  古代當官講究,雁過拔毛,經書運輸途中,沿途的官員沒少朝著這批經書動手。而且這些當官的是真的很聰明,經書裝箱的時候,那都是記錄了詳細數目的。

  東西送到京城,一經清點,如果數量對不上,上頭肯定要追責。所以當時的人,想出了個極其聰明,也極其缺德的辦法。

  因為經書都是齊鳴手上這種的長卷,所以他們便把經書一分為二,一分為三,甚至一分為四。千年前的東西,有破損很正常,而且這麼一來,數量上也就對上了。

  最後流失到國外的<唐人寫經>都是完整,換成國內的大部分都是殘缺不全。

  齊鳴至今記得,上那節課的老師最後唏噓點評:“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你不能指望,平均壽命只有33歲,溫飽都成問題的人,去想什麼文化繼承和保護。”cdn.y13398281206.com/apk/aidufree.apk  愛讀免費小說app更新最快,無廣告,陳年老書蟲客服幫您找想看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