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有志周靜瑤 作品

第二百五十八章:就離譜是吧?來,看咱們誰更離譜!

  “哈哈哈,好了好了,知道伱又上央視了。去吧去吧,趕緊把我們的水壺和帆布包做出來。我已經迫不及待要揹著上班為人民服務了!”

  “小哥這咖位還是不行啊,現在已經快千萬粉絲了。竟然還上這種知名度不高,需要藝人自己宣發的節目。而且現在電視誰看啊?建議小哥下次直接上焦點訪談,或者法制三十分!我平時就愛看這倆節目!”

  “次奧前面的,你這倆節目給我整一哆嗦!一個是上了就是大事兒,一個是上了這輩子就沒事兒了,小哥要是信了你的建議,估計特麼涼的就快了啊哈哈哈!”

  嗶!

  【收到建議任務(上焦點訪談或法治三十分欄目),難度等級9顆星,完成後可獲得s級獎勵寶箱】

  “……”

  今天這建議怎麼回事兒,越來越刑啊!

  眼看著一群樂子人又開始了,李有志無奈的關掉了評論區,打開了筆記本電腦,登入到了央視網直播客戶端。

  此時,CCtv7的《1950他們正年輕》已經開始。

  這兩天在錄節目的時候,李有志其實已經看過了這部從紀錄片改編的節目。

  雖說對於周偉強這個導演的性格,李有志表示很無奈。但是不得不說,這部紀錄片的內容和立意都是相當硬扎的。

  節目以座談的方式,採訪了26位參加過抗美援朝的健在老兵。通過這些戰爭的親歷者,向觀眾展現了那一場戰爭的殘酷,以及許多甚至沒有在正史上留下過的感人事蹟。

  可能是剛剛拍攝完《特級英雄》,並且查閱過大量相關資料的關係。

  裡面的所有采訪,都特別能夠觸動李有志。

  尤其是片中31師文工團文藝兵任紅舉,23軍67師炮兵營偵察兵周有春,志願軍工兵政治部秘書劉素遷,以及94歲的東北老兵薛英傑這幾個部分。

  這幾天和周偉強沒少接觸,李有志聽了不少關於這部片子拍攝過程的事情。

  其實這部片子一開始是軍藝文化中心派發的公益任務,見到了三四名傷殘老兵。當時周偉強的想法,就是想單純地記錄下老兵們的言語。但在做這件事的過程中不斷有人給他推薦這些老兵。

  結果經過了兩年多的積累,人數不斷增加。他覺得這些素材太難得了,於是就找軍藝這邊申請了資金,立了個紀錄片的項目。

  在李有志看來,周偉強的這部片子其實拍攝的方法很有問題;整部片子其實就是由一個個老兵口述歷史的素材穿起來的,沒有一個很清晰的敘事脈絡。

  這樣就顯得不是很有主題性,整個片子作為一個紀錄片來說顯得很散。與其當成是一個完整的紀錄片,更像是抗美援朝這場戰爭的“番外篇”。

  但是另一方面,這些素材實在是太珍貴了!

  在攝製長達四年的過程中,接受採訪的許多老兵都相繼離世或者身患重病。

  就比如說劉素遷老人,在接受採訪的時候已經患上了阿爾茨海默症。

  再比如那個時候已經94歲的薛英傑老人,在接受完採訪之後不久就離開了人世。

  現在,看著電視機裡那一張張已經永遠留在影像中的面孔,李有志覺得這一次來京城,參加到這樣的一個節目錄制中,對自己意義非凡。

  另一邊。

  就在李有志再一次陷入那一段歷史的口述中時,被他安利了這個節目的網友們,已經在央視直播客戶端的播放頁面,炸成了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