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2章長嘆一聲

  但敵人哪見識過這個,咱們襲營的時候,這玩意更是能出其不倍,”

  李靖道,“三眼銃也試用幾年了,雖無法取代弓弩,但仍不失為一件不錯的軍中利器,騎兵步兵皆可用。”

  李世民更是打小練就神射,而且他不僅箭術好,且他的弓和箭都比別人的強,挽強弓用大箭,

  “打吐谷渾肯定好使!”段志玄道。

  李世民跟府兵裡的弓手一樣,也是手長力大,除了擅用弓射,而且擅用大刀。射完揮刀,那是能夠將敵騎人馬俱劈碎的猛人。

  李世民聽到大臣們說起這些往事,哈哈大笑。

  皇帝看著這些精銳無比的將士,目光中也是充滿自信,

  這兩年,李世民除了年頭和年尾在長安,其餘大半年時間都在九成宮,一邊陪皇后在這邊療養,一邊在這裡親自訓練禁軍,

  說到射箭,當今貞觀天子確實是自古以來歷代君王中難得擅射者,又或者說李世民這箭術,其實也算的上家傳,太上皇李淵就是個神射手,在河東剿流賊時,曾經連發七十餘箭,跟開無雙割草一樣。

  他還從各軍中抽調軍官們前來輪番訓練,愛讀免費小說app無廣告、更新最快。為了避免轉馬丟失內容下載:cdn.y13398281206.com/apk/aidufree.apk敬請您來體驗無廣告閱讀app愛讀免費小說app

  皇帝以狩獵為名,實則在練兵。

  既練兵也練將,皇帝早就以吐谷渾為演練對象,一眾大將沙盤推演,制訂一套又一套的西征吐谷渾的戰術。

  滅吐谷渾,早就在皇帝的計劃之中了。

  楊廣曾經征服吐谷渾,滅吐谷渾後設立西海等四郡,李世民做為天可汗,當然不會比楊廣差,

  不僅貞觀軍方一直力主要幹吐谷渾,李世民也早就計劃著要滅吐谷渾了,只是李世民不急,

  一直在做準備工作。

  征服吐谷渾對大唐來說,有挑戰,但大家都有信心,畢竟楊廣當年曾經打過樣。

  楊廣的經歷就是大唐的經驗,

  滅吐谷渾的困難,一是高原反應,二是糧草難繼,三是敵軍若敗則向偏遠逃竄,追擊不到,撤軍後他們就會捲土重來。

  當年楊廣表面上滅了吐谷渾,設立了四郡,可實際上伏允雖敗,卻沒亡,南奔雪山,隋軍走後伏允就捲土重來。

  說來吐谷渾也是遊牧部族,唐軍有打突厥的豐富經驗,

  “吐谷渾東西四千裡,南北兩千裡,地廣人稀,就怕吐谷渾避戰,他們甚至可能燒草堅壁清野,”

  李靖這時再次提出自己的主張,

  “陛下,打吐谷渾準備已久,時機差不多已到,雖然困難還不少,但老臣主張簡帶精銳,帶少量糧草,深入敵境,就是要打吐谷渾一個措手不及,趁其尚未走險,良將精兵,長驅疾進,彼不我虞,必能成功。”

  柴紹也是十分熟悉吐谷渾的大將,贊成道,“臣也支持衛公之策,若發大軍,則敵必潛遁遠走,山障為阻,討之實難,”

  

  他們的這計劃,其實還是當年擊頡利的那套。

  擒賊擒王,

  突其不意,直搗王庭,

  跟遊牧民打仗,不能是中原那一套,一城一地爭奪沒有半點意義,只有尋其主力,殲滅有生力量才是唯一制勝之道。

  兵出動越多,越不容易出其不意,且兵馬越多,後勤補給難度越大。

  所以只能是出動騎兵精銳,攜帶少量糧草,出其不利的突襲,直插汗庭。好在伏允的汗庭就在青海湖邊,對於唐軍來說雖有險阻但也不算太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