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月下 作品

第 322 章 歸來





這話一出,魏知善頓時沉默。




旁邊的青蚨和謝瀾也陷入糾結之色。




說來好笑,若是普通的貧民街巷,便是再多十倍,也能輕易封鎖住,但這若是蔓延到城中士族,就基本不可能完成了——因為城中的禁軍校尉、守城的隊長、朝中的官吏,甚至傳令的小兵,都很有可能是這些士族的家中親眷,他們相互之間結成大網,雖然平時會相互扯扯後腿,爭權奪利,但真到生死關頭,他們中的明白人也不會少,必然會拼死反抗。




到時,蕭衍等人,便成了少數派




,誰勝誰負不知道,但一定會出現比瘟疫傳播更可怕的事情。




“你們要清楚,”魏知善皺眉道,“若不控制,蔓延到周圍,必然會有大災。”




蕭衍相當清楚,他也加重了語氣:“不錯,是會有大災,但那卻可以撇清我們的關係,這是天災,與你無關的——”




“我不怕被牽連!”魏知善斷然道。




蕭衍神色冷了下來:“這是你會不被牽連的問題麼,百姓愚昧,萬一真相信你便是操縱瘟疫的妖人,驚恐之下,必然會有暴亂,古往今來,這種事情難道少了麼?”




魏知善不由沉默,兩百多年前,曹魏的建安年間,一場大疫,江南江北都受重創,與瘟疫一同蔓延的,是天師道的盛行,百姓到處立祠獻祭,亂軍與流民促長了那場瘟疫,以至於外鄉人都是會被直接誅殺的的存在。




當百姓陷入惶恐時,再想安撫他們,是根本不可能的,只能等著他們發洩完成後,再收拾殘局。




可是,難道就坐視麼……




魏知善深吸一口氣:“我會把事情原原本本,告知陛下。”




蕭衍果斷道:“隨你,但我還是要勸你一句,不要把有人在你藥中投放瘟疫這事說出去,你絕對不能承認,明白麼?”




魏知善果斷道:“不行,如今還不知道其它藥有沒有問題,必需將所有藥物回收,檢查或者放置後,才能繼續售賣!否則這就是害人。”




蕭衍氣急:“你簡直不知好歹,你一但承認,便是跳入黃河也洗不清了。”




魏知善微微挑眉:“那又有什麼關係,如此,不是正好讓陛下多失去一點民心麼?”




蕭衍氣得甩袖:“謝瀾,你也說說話,難道真不管了嗎?!”




謝瀾搖頭:“依我看,那既然士族們已經找到了下手方向,無論魏大夫收不收回,也是洗不清的,如果收回,還能救許多人,不如依她吧。”




蕭衍白了他一眼,終於冷哼一聲:“隨你!”




青蚨和許琛對視一眼,眼中的憂慮都更深了。




要是陛下在這裡就好了,以他的能力,一定可以輕鬆解決這事。




-




十一月,在新年即將到來之時,整個南朝最繁華的城市,卻是人心惶然。




痘瘡這種恐怖的疫病,開始在城中蔓延。




生病的人會發燒,全身疼痛,冒出濃胞,就算好了,臉上、身上也會留下永久的疤痕。




更重要的是,它的死亡率太高了。




十個成年人得病,兩三個都會死,如果是小兒或者老人,那更是能飆升到五六個。




時常街上有人,走著走著就倒了。




城中士族無比惶恐,紛紛出逃,想去自家莊園,同時也有人稱這個瘟疫是由那位兇惡的疫巫女魏知善所釋放,如果不殺死她,那麼城中人沒有一個能逃脫死亡。




一開始,有人相信,有人不信,但很快,信的人便越來越多。




因為人在惶恐、疾病、痛苦時,總希望找到




一個源頭(),一個怨恨的對象?[((),來證明並不是自己的原因。




加上魏知善又開始回收先前售出的藥物,這傳言便更能取信於人了,




一時間,就連原本讓人尊敬的大夫們,都會被人嚼舌根。




至於魏知善,便是連門都不能出。




但她做下一個決定,要求收治病例,並且重金招收得過天花,但已經全愈的人前來護理治病。




這個消息發出去,卻沒有多少人敢把病人送來。




許多人都害怕家人又遭到這個妖妃毒手,會被挖心吃肝——說得人多了,他們就是會相信。




魏知善沒有經歷過這些,一時焦頭爛額。




因為恐懼瘟疫,周圍的糧船都不敢靠近建康城,而城中存糧耗費嚴重,蕭衍雖然以軍隊強行控制住局面,但整個都城的局勢越發嚴峻,許多沒有收入,也沒存糧的人開始打搶燒,城中監獄已經快收不下了。




關於魏大夫的傳言越來越厲害,甚至連禁軍中都有人要求燒死妖婦,以絕源頭。




……




好在這時,蕭君澤收到消息,他立刻回覆,首先,讓宮人把兩位小皇子拉出來,讓蕭衍和謝瀾,當著士族的面,種痘,以證明種痘是真的能防止天花感染。




同時,找一家有足夠黑料的僑居士族,說他們是幕後黑手,拿出證據,將傳疫的罪名交給他們,然後典明正刑,以平民心,然後再慢慢找幕後黑手。




然後,我已經讓襄陽已經種過痘的人送來糧草,你們不用擔心糧食不足,可以把剩下的糧食低價賑濟因為這事而失去收入的庶民,確保他們不會餓死。




另外,藥物要設立檢驗機制,以後的生產藥物需要嚴格流程,絕對不允許相同的事情發生。




最後,堅持住,我很快就回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