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子藍色 作品

第446章 商人重利而輕義

  李淵舉旗起兵,劉世龍跟武士彠都是拿出全部鉅額家財資助,幫助招兵買馬,此後劉世龍跟武士彠兩人,也充分發揮他們經商理財賺錢的長項,一個為李淵管理後勤,一個幫李淵籌集資金,

  劉世龍甚至還能到處做生意賺軍費。

  劉義節在那時,就如同現在武懷玉在朝中的情況,是皇帝的錢袋子。李淵剛入長安時,缺少軍費,劉義節就想了個辦法,讓李淵下令把長安街上和宮苑的樹全砍了,當柴火賣給百姓,於是伐街苑樹為薪,以易布帛,歲得數十萬。

  這就是天子賣柴的典故由來。

  之後還想了個辦法,把現藏內庫的繒加軸使其舒展,裁取多出的一尺,補充雜費,得到十多萬段。

  這辦法挺有奸商特質,明明一匹絹四十尺,他非要把絹給拉伸扯長,硬扯長一尺,每匹扯出一尺,給他弄來十多萬段供軍。

  做為李淵的錢袋子,劉義節在武德朝還是很得寵的,不僅封葛國公,也進了功臣名單。

  但到貞觀朝,他就只能坐冷板凳了,如今降為少府監。

  少府監是掌管手工業的部門,甚至也管鑄錢。

  劉義節利用職務之便,也是暗裡大搞私鑄。

  康婆還告訴懷玉一件事,劉義節之前為宮廷採購珠寶,結果就故意跟商人勾結,高價購買,實際那商人都是他找來的託,公然貪朝廷的錢。

  他還把銅料低價賣到裴家和他家,有下屬官吏發現,還被他誣陷奪職。

  武懷玉從劉義節把國庫裡的絹拉伸一尺獲利這種手段,就知道這傢伙沒啥大志氣,就是個貪利的奸商。

  身為主管鑄錢和百工的少府監,自己大搞私鑄,還把寶貴緊缺的銅料,流入到他自家和裴寂家。

  比起武士彠來,真是差距太大了。

  跟康婆的會面還算是比較成功的。

  不過也讓武懷玉看到了如今中原的一個問題,就是大唐居然有大量的東遷粟特人,這些人的勢力還挺強,朝中的安興貴安修仁兄弟皆實封國公,更是涼州百年豪族,世襲的商團薩保。

  而康婆家也是東遷百年的粟特人,他們家族更是在河北博陵生根發芽,成為一地名門豪強。

  而且這些粟特人有一個特點,哪怕東遷百餘年,他們仍保留著粟特人的許多傳統,甚至他們在中原都是大分散、小聚居,每處的粟特人,其實都是聚集定居,甚至是塢堡、莊園自治。

  儼然有幾分國中治外之民的味道。

  而且他們還特別會經商賺錢,跟西域的昭武九姓諸國聯繫密切,甚至對幾條絲路上的貿易,掌控很強。

  他們手裡還有著戰鬥力很強的拓羯僱傭武士。

  怪不得說到了唐玄宗爆發安史之亂,叛軍裡的胡人將兵那麼強悍,滲透的有點嚴重。

  如果是鮮卑那樣主動漢化的還好,可粟特人雖東遷大唐,散居各地,但他們始終保留聚族而居,仍沿襲自己的傳統,甚至用拜火教團結粟特人,這些都是很大的隱患。

  始終不肯主動融入華夏,那麼這些人哪怕在中原居住再久,他們也不是夏。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看來有必要好好調查一下,跟皇帝認真講明其中厲害,得以防萬一,未雨綢繆。

  康婆送出的那份大禮包懷玉沒收。

  但是康婆是個知道變通的人,他把八座水碾、十頃良田,賣給了武懷玉。

  價格嘛,按市價,並沒有說半賣半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