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澤時若 作品

第兩百四十一章

皇帝:“都是些沒定性的小孩子們,難免會有些淘氣。”




他隨口批評了一下不讓人省心的季容業,就將話頭按下。




鄭貴人微微一笑,用目光示意服侍的宮人退到一邊,親自替皇帝更衣,又服侍天子飲了一盞慣喝的養生湯。




午睡醒來,皇帝睏意仍濃,靠著休息了好一會,還是覺得渾身的骨頭陣陣發酸,不由感嘆:“朕的年紀也大了。”




鄭貴人摸了摸自己的臉:“陛下是看到我,才突然覺得時光不再了麼?”




皇帝也微笑起來,搖頭:“看見你,反而覺得年歲其實不算要緊的事情。”他轉過身,再次握住鄭貴人的手,“雖說所求虛妄,但若能煉成長生不老藥,願與卿共享。”




鄭貴人將頭放在皇帝的肩膀上,閉上眼,安安靜靜地靠了一會。




之前韋念安寫了信過來,說擔心朝中有人會藉著季容業身故之事發難,找江南的麻煩,請鄭貴人代為轉圜。




韋念安的擔心很有道理——鄭貴人早就收到消息,這幾天,孫侞近門下的御史已經有所準備,想仔細與皇帝分析一下屯田主將的死亡問題。




季容業好好一個人,怎麼剛到江南就突然去世?還有那個問悲門,既然是江南魁首,又接了朝廷的安民詔,那麼朝中官吏在江南出事,難道這些人就能脫得開干係?




不少人在皇帝耳邊喋喋不休,說江湖人桀驁不馴,實在應該好生管束一番。




依照皇帝的性格,鄭貴人覺得他多少是被說動了一些。




只要天子隨意表現出一點厭惡,底下人就有數不清的麻煩。




鄭貴人知道韋念安與江南武林關係不錯,而且收伏了許多高手,對方此刻寫信過來,其實是希望她在天子身邊美言幾句,讓朝廷莫要因季容業之事遷怒那個問悲門。




作為久在帝側的貴人,她想撫平天子的怒火,亦不過舉手之勞。




鄭貴人相信,即使皇帝已經有心發難,自己也能勸解,但她更喜歡在天子還沒決定前,溫和地引導對方放棄原先的選擇。




皇帝討厭那些桀驁不馴的江湖人士,卻同樣討厭所有會給自己帶來麻煩的事。




面對困難,他寧願選擇逃避,彷彿只要充耳不聞,外面的世界就並不存在。




畢竟,江南離京畿是那麼遠。




君子遠庖廚,只要那些人按時繳納稅賦就好,皇帝只需要看見錢,不需要看見江南的真實情況——鄭貴人方才留下了一點暗示,討厭麻煩的皇帝會很容易覺得,江南與京畿之間的關係,就彷彿十七娘與春臘園,無論春臘園中再如何吵鬧,也影響不到十七娘的生活。




小孩子只是在撒嬌而已。




所以那些御史嘮嘮叨叨,也只是習慣了給人找麻煩,隨便尋件事情來饒舌一番,順便顯顯自己的能耐罷了。




換好衣裳後,殿中的簾幔用金鉤掛起,有內侍上前,請皇帝擺駕懷宜殿。




對百姓來說,新年是與親人見




面聯絡感情的好時機,天子也不例外。




皇帝平時有太多事情要做,他得忙著平衡朝中大員之間的關係、處理家庭成員間的矛盾、考慮提升稅賦的理由、為大夏的藝術建築還有化學事業做貢獻、間或還得用自己的身體狀況來考驗御醫的實踐能力……所以哪怕是宗親,也不能經常見到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