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澤時若 作品

第六十四章

“所以唐任名在被二次詢問時,才會特地補充一段謊言,這樣一來,他就有了孔昊然死亡時的不在場證明,當時唐任名乍看是為了趙君作證,實則是為了增強趙君話裡曾在觀濤閣中見過孫乘齊一事的可信度。趙君是左撇子,本就很難被認定是兇手,有了唐任名的話後,她也會因為不再是最後一個見到死者的人,逐漸淡出調查人員的視線。




楊見善感覺自己的腦子彷彿被雷劈過,有種強烈的頓悟感:“所以當時趙君在觀濤閣內看到的人其實是孔君?!”




朝輕岫:“大約就是如此。若想要驗證也容易,只要去找趙君去認認屍,或者去翻翻孔君的遺物,說不定還能發現那本筆記。”




楊見善點頭表示理解。




唐任名都過來滅口,肯定是擔心趙作元發現自己之前一直認錯了人。




楊見善:“在下忽然有一個疑問,如果一開始過來問趙君借筆記的人是孔君,後來孫君又來了,在茅房中問唐君借筆記,那有如何?”




朝輕岫道:“當時唐君說自己是在觀濤閣附近見到的孫君,既然如此,孫君肯定會先去觀濤閣中放下隨身攜帶的書籍紙筆等物,只要他進入觀濤閣,就能看到已經問趙君借過筆記的孔君,他兩人常在一塊讀書,借一份筆記就行。”然後又道,“其實綠波莊這個案子,還有一個十分簡單的方法可以確認嫌疑人。”




楊見善:“……願聞其詳。”




他很好奇朝輕岫口中的簡單究竟能簡單到哪裡去。




朝輕岫:“在排除了江湖人士與綠波莊內僕役的作案動機後,需要懷疑的就只剩周丹實、趙作元、項意儒、蔣微白、張書玉還有唐任名而已。




“項意儒因為腿傷的緣故可以排除,趙作元在觀濤閣內停留的時間不到一個時辰,期間沒有發出足以引起同學注意的大的動靜,隨後就從綠波莊內離開,作案條件不足。




“張書玉與周丹實自從辰時二刻後就一直待在一起,可以互為人證。至於蔣微白,他看似沒有證人,不過仔細想想,沉屍地點在觀濤閣旁,倘若他是兇手,肯定會有一段時間在外面活動,綠波莊內又不是沒有僕役,蔣微白得如何確認在此期間沒有人恰好注意到自己?




“對比其他人來說,只有唐任名的自由活動時間最充分。”




說到此處,朝輕岫又是一笑:“在下記得,以前曾有一位前輩說過,‘當你排除掉了所有的不可能性,不管剩下的答案有多麼難以置信,那都是真相1’。”又看向楊見善,“與楊捕頭共勉。”




楊見善沉思:“果然真知灼見,不知是哪位江湖前輩?該如何稱呼?”




朝輕岫頓了下才回答:“……他老人家無意於江湖中揚名,又早不在這個世上,不提也罷。”




楊見善沒有追根究底,只道:“現在只要去問問唐任名,知道他為什麼殺孫、孔兩人,案子便可以了結。”




朝輕岫:“衝動殺人可能是起了爭執,後面殺害孔昊然,多半是為了滅口,他二人是官




學同舍,自然瞭解彼此情況。依照我的猜測,多半是孔孫兩人都知道一些有關唐任名的事情,他殺了一個後,擔心另一個說出對自己不利的證言,於是又找機會幹掉了第二個。”()




楊見善:既然如此,唐任名為什麼不對蔣微白動手?




≧本作者天澤時若提醒您最全的《帶著偵探系統穿武俠》盡在[],域名[(()




他依稀記得,這兩人不也住在一個宿舍裡嗎?




朝輕岫:“這大抵是因為蔣微白平日不大住在官學宿舍中罷。我曾與那幾位聊天,蔣微白對唐任名說過一句話,‘橫豎他二人就住在你隔壁,要是有心向學,可以常常過去請教’,既然住在同一間宿舍裡,那蔣微白說話時,為什麼不說‘住在我們隔壁’?在下猜測,這是因為蔣微白不常在縣學中居住的緣故,也正因此,他與唐任名其實不算太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