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澤時若 作品

第六十三章





楊見善:“嗯……或許項意儒也是那兩人的同夥。”




朝輕岫笑問:“那按照楊捕頭的猜想,孫乘齊是什麼時候抵達的觀濤閣,是在項君之前,還是在項君之後?”




抵達順序被朝輕岫單獨拎出來提問當然有她的道理,楊見善認真想了想,回答:“我覺得,項君還沒去釣魚的時候,孫乘齊跟唐任名就已經在閣中了,兩人發生爭執,繼而動手,項、趙兩人旁觀了這一幕,商議之下,決定為唐任名打掩護。”




朝輕岫好奇:“那在發生了兇殺案件之後,項君為什麼依舊有閒心去觀濤臺上釣魚?”




楊見善:“許是她已經借了漁具,所以需要去做做樣子。”




朝輕岫微微搖頭:“她有腿傷,最好還是多躺一躺養著才更有利於恢復,假若突然不想釣魚,只要說自己來到觀濤臺時覺得外面風大,被同舍勸服,最終決定回房間休息,也是一件讓人覺得很合情理的事。”又道,“楊捕頭方才說,項君來時,孫君正在閣中,這當然是因為項君此行既然是為了釣魚,就沒必要在閣外逗留,只有一過來就見到案發場景,才最方便與唐任名合謀。那既然如此,她在撒謊時,為什麼要特地調整孫君的抵達順序,說他是在趙君之後來的?”




楊見善低頭想了許久,最終不得不承認,在自己方才的假設中,這確實是一個說不過去的問題。




事發時趙作元已經回家,口供卻能與項意儒那邊的對上,如果項意儒跟趙作元都要在抵達順序上撒謊,那麼她們必然有著要撒謊的理由。




到了此刻,楊見善的態度已經無限接近於面對老師的學生:“那假如,孫乘齊的確是後面才來的觀濤閣,項君也的確是先去了釣魚,在聽到聲響後,決定與唐任名等人合謀,又當如何?”




朝輕岫:“時間上來不及,孫乘齊與孔昊然的死亡間隔時間最短為一個時辰,而項意儒開始釣魚的時間是辰時二刻,如果孫乘齊真是後面才到的觀濤閣,那麼他的死亡時間一定在辰時二刻後,但根據張書玉跟周丹實的證詞,在巳時二刻之前,唐任名就已經跟她們在一塊學習了,如此一來,他沒有動手殺害孔昊然的時間,至於假設中的另外兩位涉案人員,項君右腿受傷,無法行兇,而趙君當時已經回家,她並非武林人士,沒法避開旁人耳目,悄悄潛入被河水環抱的綠波莊中。”




楊見善聞言,深吸一口氣,拱手道:“受教了。”




朝輕岫知道的信息,他也全數知曉,卻怎麼也不能像她一樣,推測得如此細緻。




彷彿只要給她一個線頭,就能覆盤出整塊布匹的紋路。




朝輕岫:“既然幫兇手遮掩的各項猜測已經被推翻,那麼就暫時認定,項君的證詞無誤——下一個問題,趙君為何要對項君提起孫君到觀濤閣?”




楊見善:“在下不知。”




他看朝輕岫波瀾不驚的面色,覺得對方應該也沒指望他知道答案。




朝輕岫微笑:“其實我也只是猜測,未必十分準確——趙君並不是個擅長提起話茬的人,所以當時由項君選擇聊天主題的概率更高,她腿受傷了,需要回房間休息,不過單單只是休息的話未免無聊,總得需要找些事情來打發時間。”




說到此處,朝輕岫停頓了一下,看向楊見善,好像是特地留給他一個插話的機會。




“……”




楊見善用沉默表達了自己放棄發表見解的意願。




朝輕岫收回目光,神色如常地繼續往下敘述:“我當時想了想,覺得有一個話題能解釋後面的一切——案發前一日,項君摔斷了腿,所以缺席了她很希望參加的韓縣令的講課,又覺得養傷有些無聊,所以想去問趙君借閱她的課堂筆記來打發時間。”




楊見善的心跳忽然加快。




他留意過很多細節,趙作元的筆記卻不在其中。




朝輕岫:“上課時,我曾注意過趙君,她的筆記堪稱詳細異常,幾乎將韓縣令說的每一句話都記錄在案。”又道,“項、趙兩人是同舍,關係親近,借閱筆記乃是常事,可惜當日的趙君卻無法答應這個簡單的要求——因為在她之後,觀濤閣內又來了一位學生,並問她借走了筆記,這就是趙作元會告訴項意儒孫乘齊出現在觀濤閣內的緣故。”




楊見善閉了閉眼,腦海中浮現出了一幅




幅畫面——




事發那一日,上午辰時末,趙作元擔心同舍的腿傷,於是去觀濤臺上找項意儒,希望對方回房間躺著養養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