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叫大師 作品

第364章 三號生態圈

  三號生態圈中是沒有活人的,一切的操作都是由遠程控制的人形彷生機器人來完成的。

  而人形彷生機器人和控制者之間的信息交換都是在監管下進行的,稍有出格都是能發現的。

  且禁區的通訊傳輸都是受到控制的。

  之所以這麼嚴格,怕的就是發生意外。

  還有就是,三號生態圈始終在太陽的下墜軌道範圍內,之所了不下墜,那是依靠三號生態圈上的動力系統持續的輸出動力維持的,一旦動力消失,三號生態圈就會墜入太陽中。

  蘇哲點點頭說:“如此的小心謹慎是對的,以後對相同威脅性的技術的研究都應該如此,要小心再小心,不讓一旦出現差錯那就是災難性的。”

  範曉明笑著說:“還說了,就因為三號生態圈的出現,很多有威脅性高的研究都面臨了搬家,都要搬到太陽的低軌道,像什麼數字生命的研究,強人工智能的研究這些對人類有巨大威脅的,別說,採用這種方式的確能有解決這些問題,再強又能怎樣,我們物理層面給你摧毀了看你還怎麼存在。”

  三號生態圈就是如此。

  其上研究的是生命的本質。

  勢必會做很多跨物種的基因編輯,出現一些奇奇怪怪的怪物也在正常不過。

  就算搞出什麼獸人、超人、魚人這些亂七八糟的也不是沒有可能。

  都跨物種基因編輯了,那時候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的。

  為了出現不可預測的意外,最差的情況就是讓三號生態圈墜入太陽。

  總不能墜入了太陽後三號生態圈中還有存在的可能。

  其他的研究同樣如此。

  不管是數字生命還是強人工智能,可以預見的是,這些八成都是依靠物質所存在的。

  在發生最壞的情況下,直接在物理層面摧毀,這也就一了百了了。

  包奇正點頭說:“這次才是正確的做法,反正現在我們有了腦機和人形彷生機器人,完全可以通過人形彷生機器人來搞研究,這樣方便了監管,也能更大程度的避免不必要的災難發生。”

  現在不像以前了,搞研究什麼的必須由真人參與。

  有了腦機和人形彷生機器人後,就像三號生態圈一樣,搞這種完全封閉式的研究,一切物質只進不出。

  這樣方便了監管,也能最大程度的防止出現意外。

  徐正平笑了笑說:“說起來,等那些有威脅的研究都搬到太陽附近了,相關研究人員也要搬過去的,估計周邊會出現很多的太空城。”

  範曉明點頭說:“那是肯定的,畢竟人形彷生機器人的有效控制距離是七十萬公里,太遠了就沒有辦法控制了,說起來,那些真在建造和設計中的太空城那是異常的奢華,比起過去的那些豪華遊輪還要奢華,那就是帝王般的生活。”

  左大軍毫不在意的說:“那算啥,那些在虛擬宇宙的自由空間面前啥也不是,什麼帝王般的生活,在虛擬宇宙中什麼生活都能實現。”

  包奇正點頭說:“和虛擬宇宙比那就沒有可比性,不過話說回來,虛擬宇宙有虛擬宇宙的好,但我們現在不可能全面開放的,就算開放也是一點一點的開放,在現實世界不允許的,在虛擬宇宙中一樣不被允許,所以說沒啥可比性。”

  “也是,一時半會虛擬宇宙也不會全面的開放。”左大軍想了想說,“三號生態圈放在太陽的邊上,在出現不可控的情況下將太陽推進太陽中會不會引起太陽不可預測的後果,要是有個萬一,把太陽搞爆發了,那我們人類估計也就差不多了。”

  這可不是開玩笑的,三號生態圈可不小,有著四分之一個月球的大小。

  這麼大的體積進入太陽,產生什麼樣的後果還就真的不好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