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叫大師 作品

第257章 誰不參加誰傻

  再有就是,國內的研究項目和基礎研究普遍超過了國外。

  簡單點說,國外和國內在科學技術上的研究已經形成了代差。

  再加上政策的原因,也就沒有誰願意在外刊上發表論文了。

  國外大獎也是如此。

  ….放以前,像什麼諾貝爾獎、沃爾夫獎等等大獎,那是國內科學工作者夢寐以求的。

  可現在,國內的科學工作者多這些大獎沒啥感覺了。

  就像諾貝爾獎。

  放過去,只要國內有人被提名,那國內的媒體那是爭相報道。

  但現在,媒體也不報道了,的人也不多了。

  就現在,國內媒體的是月球開發、登陸火星、國內有那些科學技術獲得了突破、啥時候能夠用上清潔、便宜的能源等等。

  對於國外發生了什麼,國內很少人去這些。

  “是的!是的!”範曉明說道,“現在國內誰還在乎國外的那些期刊和國外的那些大獎,按照網絡上說的,讓他們自己玩去吧!我們要忙著開發太陽系,沒時間理會他們。”

  他說的一點的不誇張。

  就他知道提名的事,還是因為收到了諾貝爾獎官方所發的郵件,不然他根本不會去這些。

  真要說起來,國內之所以不在乎國外的期刊和獎項,也就這半年的事。

  他還清楚的記得,去年蘇哲在《自然》發表論文後,可是引起了轟動。

  那時候,國外的期刊和大獎在國內的科學工作者的心中還是高高在上的。

  可是在發生兩顆小行星撞擊事件後,風向就開始變了。

  那時,全世界人民都知道了ss-防禦系統的存在。

  這時候,所有人都知道了一個事實,那就是東方的雄獅站起來了,且是不可戰勝的了。

  從那時候開始,國內和國外的人心態開始不自覺的發生了變化。

  也就這時候,國外對國內的那些限制全部取消了,國內企業在國外開始大規模擴張了。

  同時,國內的科學技術迎來了爆發式的發展。

  接著,登月成功了。

  之後,國內政策變了。

  將發展重心從國外移到了太空。

  國內的人力物力開始向開發太陽系傾斜。

  從兩顆小行星相撞事件開始到成功登月,國內從硬實力、軟實力全方位的超過了國外。

  且超過了一大截。

  想想看就能知道,國外那些國家的科學技術是停留在一年前,發個衛星還得靠化學火箭。

  那像國內,有了飛米級鏡片、有了ss-防禦系統、有了簡化版重光子航太發動機。

  國外那些國家還在用化學火箭隔三差五的發射衛星,送幾名宇航員去空間站。

  而國內,登月已經成功了,且在月球上建造永久性基地,還有那建成的總質量超過一百萬噸的蒼穹號空間站。

  再加上建成的太空港、太陽能收集站等等。

  國外拿什麼比!

  國內國外一對比,誰還有心思國外發生了什麼。

  “是沒人理會他們了。”蘇哲說,“國內現在最為的是月球開發和登陸火星,至於那些獎項,的人不會太多,有那時間,還不如參與到月球開發中來。”

  要知道,國內現在提倡的是全民參與太陽系的開發。

  按照相關計劃,目標是讓人手一臺遊戲艙,從而能夠參與到太陽系的開發中來。

  一開始,眾人會通過遊戲艙進入虛擬宇宙進行相關專業的培訓,在培訓結束且合格通過後才會加入到開發太陽系的隊伍中。

  要知道,參與太陽系的開發其工資是非常高的。

  按照規定,通過遠程控制人形彷生機器人,工作六個小時為一天,其日薪最低標準為兩千。

  至於對遠程控制人形彷生機器人的人員,要求非常的寬泛,是個人,通過虛擬宇宙相關專業培訓就行。

  不說其他人了,就連他在老家的爸媽和爺爺都配上了遊戲艙。

  就如他爺爺說的,坐在家就能遨遊太空,還能大把大把的掙錢。

  誰不參加誰傻。

  .

  吾叫大師提醒您:看完記得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