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拍賣會里的小九九

  突然間的插科打諢,倒是讓現場略微凝滯的氣氛一鬆,而拍賣師的嘗試很快就得到了反饋。

  “1千萬!第133號來賓,出價1千萬!”

  這價一出,整個拍賣廳都是驚歎聲,哪怕是齊鳴都知道,這是要刺刀見紅的時候了。

  果然原本還在纏鬥的5家競拍者中立刻就有人偃旗息鼓。後面的出價也從十幾萬幾十萬一加,變成了幾萬幾萬。

  最終報價來到1180萬的時候,再也無人出價。

  “1180萬,第三次!恭喜145號客人,拍下這尊清朝宮廷御製,歲寒三友荷葉小蓋罐!”

  這成交價已經是起拍價的6倍,算上佣金和稅,真正成交價至少1300萬。

  而且最終落槌成交的買家並不是開始爭搶的幾位,大有一種頂級刺客一擊必殺的氣勢。

  這大概就是拍賣的魅力,不到最後一刻花落誰家真不好說。

  藉著這股千萬拍品的東風,後續的拍賣一掃之前的沉悶,加上拍賣公司完全打亂拍品順序的操作,也讓競拍者們多了一些期待感。

  而齊鳴關注的民仿康熙五彩花鳥紋梅瓶,也很快上拍,最後被78號,以280萬,略高於估價的價格拍走。

  由於離得很近,齊鳴還伸長脖子看了下這冤大頭,是個一身職業套裝的年輕女性。看她的年紀和打扮更像是職場精英,真正的買主可能並未到場。

  齊鳴還以為整場拍賣就到此為止了,沒想到臨到結束一件明代成化年間的琺華蓮池鴛鴦罐再次點爆了現場的情緒。

  唐師傅剛剛就說過,明看成化,這能打上大明成化年制,六個青花小楷的,自然是不可多得的精品。

  但光從藝術鑑賞的角度,這件鴛鴦罐比起之前的雍正荷葉罐是要略有不如的,畢竟是粗大明嘛。但讓大家對它趨之若鶩的卻不只是拍品本身,而是拍賣師漫不經心的一句話。

  “本件拍品,目前為一日本收藏家所有!”

  就這麼一句話,讓現場不少人都是熱血上湧。這幾年文物迴流的呼聲在國內正如火如荼,不少愛國商人那都是不計後果的真金白銀往外砸。

  這份心是好的,卻也是助長了國內文物走私的風氣。這讓近20年反而成了華夏文物流失最嚴重的20年,單論流失數量,甚至要超過了一戰二戰以及文革期間。

  而這次,保利拿出這件東西顯然也是有著炒作文物迴流的意思。

  並且從結果來看,很是成功,1060萬的成交價裡,至少有2成是那句日本收藏家的功勞。

  (ps:問下諸位,以後要不要繼續加圖片?我倒沒什麼,主要怕多了張圖片,浪費大家的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