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鳴童欣晴 作品

第78章 和田玉里的傳說:黃玉

  這會兒清澈的水面被齊鳴弄的一片渾濁。要是普通人此刻就該伸手抓魚,但齊鳴能透視啊。

  他朝著洞裡發動透視,就想看看裡面有多少魚,具體在哪兒,方便下手。

  天地良心,他的本意真的只是想抓兩條魚充飢,但是透視一開,洞裡的魚兒是看見了,一起看到的是一抹幾乎把他眼前一切都染綠的濃郁寶氣,甚至差點把他給晃暈過去。

  鎮定,鎮定。告誡了自己一下,齊鳴開始伸手抓魚,他的手速不快下手也不準。只是洞裡狹小的空間限制了魚的活動,加上能看穿渾水的透視。

  很快5條或大或小的魚就被他丟上岸。

  這些魚已經足夠兩人一貓的消耗,正常的話齊鳴就該給魚開膛破肚,洗乾淨帶回去了。但現在他哪走的動道。

  那抹寶氣實在太迷人了。比他的金絲楠木,比什麼高冰的翡翠都要濃郁,甚至自己那幾顆頂級的綠寶石之王在它面前都要黯然失色。

  齊鳴逛了整個潘家園的珠寶店,逛了大半個和田玉市場,就沒見過有比這還要濃郁的寶氣。

  雖然心裡知道,就算現在挖出來也沒用,但好奇心和貪婪就是人的本性。

  齊鳴最後還是把自己泡進了水裡,又在之前的深度上往下挖了十多釐米後,終於是觸碰到了寶氣的源頭。

  費勁九牛二虎之力,將它取出,齊鳴整個人都顫慄起來,也許是河水凍的,但更大可能是激動。

  他從水裡撈出來的是一顆足足有籃球大的和田玉籽料。

  不是白玉,不是青玉,而是黃玉!真正的黃玉和田玉籽料!

  一提到和田玉,普通人第一印象就是白玉,然後就覺得是羊脂白玉最貴。其他顏色的那就都是陪襯,是附屬品。

  但這其實是錯誤的。華夏大地,自古以來就是以黃為尊。

  黃玉,黃與皇同音,所以從古時候起黃玉就是皇家特供。在古代,即便是優質和田玉較多的年代,黃玉的產量就低於羊脂玉。

  明代高濂在《遵生八箋》中就有“玉以甘黃為上,羊脂次之的結論。而在現代,玩玉圈子裡也有,一紅二黃三羊脂的說法。

  近現代,玉石圈裡也很少提什麼黃玉,更多的是黃口料,指的是那些包了黃皮的白玉,壓根不算是黃玉。

  真正的黃玉已經是傳說。

  而現在,一塊足足30公斤臉盆大小,通體渾圓,色度更是達到蜜蠟級,且無棉無裂的黃玉籽料就這麼沉甸甸的捧在手上。

  齊鳴捧著的哪是什麼玉石,他捧著就是一個傳說。一個只要拿出來,就足以震驚整個玉石界的神話!

  (ps:感謝大家的支持,昨天不少兄弟給了五星,開書來第一次數據全紅了。還有一些朋友指出了好多錯詞,錯句,在此也謝謝大家。我會一一改正,總之拜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