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名震大漢文壇

  再往下:“若夫霪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曜,山嶽潛形……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整個銅雀臺都安靜下來,所有文人墨客都仔細聽著,彷彿描述的是大漢這些年經歷的風風雨雨,至今飄搖欲墜,每個人都能體會到一種極致悲傷的情緒。

  蔡文姬在此掩面而哭。

  但馬上話鋒一轉:“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

  所有人的表情又產生了微妙的變化,把劉備治下的荊州民生富足,春景盎然,百姓歡樂的景象完美呈現在每個人的面前。

  曹植微微點頭,聽得愈發投入。

  最後,當讀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時,和很多心懷大漢的臣子都產生了共鳴,好多人都默默的流下了眼淚。

  就連荀彧眼眶也微微有些泛紅。

  當最後一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讀出時,全場譁然!

  此時此刻,文章昇華到銅雀臺賦無法企及的一個境界和高度,全場文人都忍不住流著淚跟著附和!

  這篇絕世美文雖詞藻不去銅雀臺賦華麗,但其中蘊含的家國情懷,興國之志,卻遠勝過曹植的銅雀臺賦。

  說劉封公子勝之,一點不為過!

  就在一刻,劉封這個名字深入天下文人士子的心中。

  孫乾大讚:我家公子好文采也!

  此刻曹植的心完全轉變了最初的看法,他覺得他會嫉妒劉封,但並沒有,更多的是羨慕和敬佩。

  此時此刻,他只想邀劉封入他的書房,二人飲酒作詩,不做他事。

  而曹操聞聽此作,心中有些複雜。

  曹植羅列天下麗句美藻,堪為鳳綵鸞章的絕美之賦,在這篇憂國憂民,去國懷鄉的文章面前,就顯得有些輕佻和浮誇了。

  此時,當即決定取之前三,將劉封,曹植,蔡昭姬的文章篆刻於銅雀臺上。

  至此,劉封之名,徹底響徹大漢文壇,成文化名人了。

  有人將他和曹植並稱為封植雙絕,共為建安文學之翹楚。

  而此時此刻,許昌另一個不為人知的地方,兩位曠世高人正在進行著一場堪比青梅煮酒的精彩絕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