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劉封與孔明的判斷

  劉封熟讀三國,自然不假思索道:“自是想從我們口中套取曹軍軍情,以做應對之法。”

  見劉封想都不想,劉備有些不快:“你想一想再說!”

  劉封故作認真的思索了一下,問劉琦:“太守大人,孫策去世時,荊州方可派人弔喪?”

  劉琦搖搖頭:“江東與我有殺父之仇,安得通慶弔之禮?未曾派人也!”

  劉封點點頭:“那除了刺探軍情,別無他意。”

  不多時,幾位先生了來了,遠遠就聽到孔明口中高聲叫道:“大事濟矣!”

  廳堂前,諸葛亮朝劉備劉琦行過禮之後,開口便問道:“往日孫策亡時,襄陽可遣人弔喪否?”

  劉備劉琦同時一怔,這問話的切入點,竟與劉封一般無二。

  諸葛亮一怔:“怎麼了?”

  劉琦說道:“沒什麼,江東與我荊州有殺父之仇,不通慶弔之禮。故而不曾弔喪。”

  諸葛亮點點頭,胸有成竹道:“如此說來,魯肅此行前來,非為弔喪,乃刺探軍情也。”

  劉封,諸葛亮!

  兩人一先一後,做出了一模一樣的判斷。

  劉備點點頭,面上不為所動,內心卻頗為驚訝,餘光看向自己義子,多有讚賞之色。

  “封兒才智過人,又忠誠果敢,可堪大用,只可惜只知兒女情長,當如何調教為可用之才?著實是個難題。”

  接著便是商議應對之策。

  劉琦沒啥話說,已經將魯肅弔喪之事全權託付給劉備處理。

  劉備卻也得和諸葛亮等人商議如何具體應對。

  諸葛亮的意見還是一樣!

  他自己孤身一人隨魯肅前往柴桑,與吳主商議聯合抗曹之事!

  讓劉備率關張趙,以及包括新野、江夏的兩萬大軍駐守夏口,隨時待命!

  若東吳勝,則南下取荊州。

  若曹操勝,則東進取江東。

  其他人皆覺得此計甚妙!

  唯獨劉備眉頭微鎖,似有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