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處通達 作品

第191章 皆是假身孰為真

 悟空請如來歸座,自己也側著身子,將身子扭向如來,神情很關注。

 如來道:“玉帝特發三道金柬,請貧僧赴會。依貧僧推斷,和議之際,就是天翻地覆之時。秩序崩壞,天道淪喪,生靈塗炭,三界動盪。為了避免這種慘象,貧僧隻手難撐危局。今日就是請大聖助我一臂之力的。”

 悟空道:“如何襄助你?”

 “天廷大亂之時,請大聖守住天廷四門與結界,防止魔族趁機攻入。”

 “天廷大亂不就是來自魔族嗎?我們花果山守住四門,防禦魔族,那你們做什麼?”

 如來微笑道:“大聖休要誆老僧。你我都知道天帝的憂患有魔族、道門和西王母等三個。大聖抵禦魔族,貧僧安撫道門,西王母與玉帝的家庭糾紛,就讓他自己處理吧。大聖,貧僧的提議可好?”

 悟空呵呵笑了幾聲:“釋迦尊者,你不是要安天,也不是要尊王攘夷。老孫看你是弘佛滅道。”

 如來也不隱藏自己的用意:“好眼力。尊王攘夷是真,弘佛滅道也不假。貧僧盡出靈山精銳,只為安頓天地秩序。如果經此役之後,天地就緒、三界條理,那麼佛法便立下了無量功果。”

 “大聖,誠如是,難道佛法不應該大力弘揚,從而確立為天地間救苦救難的第一法門嗎?反觀道門,則不然。別的不說,就以老君師弟天蓬卞莊為例,若不是他丟失陰陽嶠,魔族也不會荼毒三界。這樣的道門還有保留的必要嗎?”

 悟空笑道:“釋迦尊者,玉帝尊我為兄。你要尊王,我支持。至於弘什麼佛,滅什麼道,那是你們佛道兩方的恩怨。我沒興趣。釋迦尊者,老孫是個爽直的,不會那些彎彎繞。誠如你所講的,若當佛教為萬教之主,那麼我們花果山又能得到什麼?”

 如來鼓掌大笑:“大聖是誠實君子,貧僧也是坦蕩胸懷。為了表達我的誠意,首先我願意滿足大聖的要求,換取觀音自由。其次,我觀大聖的心神飄搖不定,我願意幫助大聖安身立命。還有最重要的一點,人間有四大部洲,除了貧僧居住的西牛賀州靈山外,其餘洲土任由大聖取用。”

 如來說得嘴響,可是悟空明白,佛教雖然在西牛賀州很盛行,但也不是主流。其餘三大部洲,佛教幾乎沒有什麼影響。

 三界大戰之後,觀音棄道從釋,拜入釋迦門下,成了如來最為得力的弟子。如來悉心培育觀音,將一身佛法傾囊相授。觀音也就成了佛道雙修的難得之才。為了佛法東傳,如來特地派遣觀音至南贍部洲建立道場,大力傳道。

 觀世音到了南贍部洲,選擇了珞珈山為道場,廣施佛法,漸漸在當地小有名氣。正待她躊躇滿志之時,武曲星君請她剿滅猴妖。觀世音認為這既是剿滅猴妖,獲取內丹的好機會,更是到東勝神州弘揚佛法的良機。因此,她稟明釋迦摩尼後,率隊助戰。

 表面看起來,觀世音水淹花果山是她遵奉玉帝旨意,實際上是佛法東傳的小序曲。觀音失手遭擒之後,如來本欲親至花果山討個說法。恰恰發生了魔族衝破陰陽嶠,入寇三界的重大變故。

 如來只好按兵不動,只派地藏王借收取孫勝鬼魂之事,從而打開與花果山的外交聯絡。

 這些隱情雖然悟空當時不是全部明瞭,但隨之地藏王三番五次造訪花果山,他也猜到了大概。此時釋迦摩尼侃侃而談,講出了三條合作的條件,悟空聽了不禁啞然失笑。

 悟空笑了半晌,伸出一根手指道:“尊者的三個條件,我看只有第一條是實在的。不錯,我心神不定,但是隻要形神合一,就一切安好。還有任我取用三大部洲?哈哈哈哈,怎麼回事?釋迦尊者什麼時候這四大部洲都成了佛國比丘禁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