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整山河,從穿成宋欽宗開始 作品

第303章 面試

  趙桓說道:“第一個問題,如果把你們蒙著眼關在一個黑籠子裡,然後把你們送到遠離開封的千里之外某個地方,放在一個高院深牆之中,看不到四周任何景緻,只能看到天空。

  你用什麼辦法確認你的大致的方位?當然你可以使用司天監的任何儀器,除了不能出去,不能問人之外。”

  馮道秋愣了一下,擔心的轉頭望向這幫官吏們。

  馮道秋是個老學究,對天文曆法也算是熟悉,可是他主要的經歷是在觀察天象,並不太精通這樣的問題,他還真的有些發毛,只能指望自己這幫手下,看看誰有本事答出皇帝的問題了。

  趙桓瞧著下面的三十幾個官吏,已經有人開始在寫,有的人還在冥思苦想,有的人則面如死灰,身子發抖,顯得很害怕,明顯是答不出來。

  等到所有書寫的人都停筆,也沒有人再寫字了,趙桓才說道:“寫完了就可以交卷。”

  接著他又哼了一聲,說道:“交了白卷的人可以離開了。”

  剛才他大致算了一下,差不多有一半的人是交了白卷的,要知道司天監做的主要是兩項工作,一個是觀測天上的星星位置變化,看看有沒有慧星之類的。別一個是修訂曆法。

  對於航海需要的定位,司天監很多人並不熟悉。

  趙桓沒有去那些所謂的經驗豐富的水手中挑選擅長定位的人。

  畢竟在宋朝,所謂經驗豐富的水手或者領水員,也就是熟悉的水道,大致能看天上的星座來辨別方位。

  而且宋朝海外貿易基本上都是東南亞沿海,船基本上是沿著能看見陸地的航線在航行,不會偏離開大陸太遠,橫跨海峽也是有大致方位的,有羅盤做指導,不會偏離太遠。

  這種近海航行的經驗放在浩瀚無際從沒去過的太平洋,那就根本用不上,必須要從理論上解決定位問題。

  而學會這一套,必須要有相應數學氣象學和天文學等相關方面的知識了,這些就不是大多數目不識丁的領水員所能具備的。

  再說了,趙桓一時半會兒也沒有地方去尋找哪一個領水員有這樣的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