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整山河,從穿成宋欽宗開始 作品

第208章 跟著皇帝走,永遠不會錯

  現在皇帝的意思就是讓自己扮演這樣一個角色,所以才把自己放在了左諫議大夫這個很關鍵的崗位上。

  這個崗位是用來彈劾大臣或者對皇帝進行勸誡的,也常常是皇帝用來找茬攆走那些不聽話或者難以駕馭的刺頭大臣的。也就是皇帝的狗腿子。

  趙明誠腦海中迅速得出了這個判斷。

  他沒有選擇,而且也不會做其他選擇,——這是皇帝對自己的器重,哪有推掉的道理?

  跟著皇帝走,永遠不會錯,充其量給皇帝背黑鍋。那又如何?皇帝處罰時也會高高抬起輕輕落下,雷聲大雨點小,就算貶了官,也會很快又重新啟用,而且會投桃報李。

  當下,趙明誠立即磕頭說道:“不管陛下有何差遣,臣萬死不辭。”

  趙桓的確就是有趙明誠琢磨的打算。

  他需要一個替他在朝堂上說話的人,把事挑起來,他再來最終裁決,這才符合朝堂規矩,也才能進退有度。

  畢竟這之後,趙桓要採取的一系列措施,包括貨幣、金融、財會、稅賦等等,這些舉措在這個時代都是驚世駭俗的,方方面面的改革能否順利推行,效果如何都不得而知。

  如果朝堂上沒幾把槍,那自己就完全是赤膊上陣,風險就會很大。

  當下趙桓說道:“起來說話。”

  話語中明顯態度比先前好多了,這一點立刻被趙明誠捕捉到了,心中長鬆了一口氣,看來自己賭對了,摸準了皇帝的想法。

  “謝主隆恩!”

  他當然是謝皇帝的賞識,而不是讓他平身。

  有些忐忑的坐下之後,望著趙桓。

  趙桓知道,李綱、李若水這樣的不畏強暴的忠臣是必不可少的,但有時候也需要一些善於察言觀色,揣摩皇帝想法的大臣,幫皇帝做一些正直大臣不屑於做的事情。

  皇帝身邊什麼樣的人才都需要。

  如果全是敢於死諫的魏徵那樣的大臣,那皇帝會十分難受,做事也處處受到掣肘。

  趙桓說道:“根據皇城使初步調查,王時雍等一些大臣目無法紀,貪贓枉法,你覺得應該怎麼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