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銅雀鑄天庭 作品

第232章 【陽謀;三道聖旨分化諸侯】

  見此,曹操、孫堅、公孫瓚等人驚奇。

  他們沒去覆盤重演黃巾之亂之事,只記得當時黃巾勢重,神上使如天神下凡。

  “虎牢兵重,強攻不智。我等可循黃巾入洛陽之路線,一路大軍南下,取陽城,陽人聚,新城三地,北上往伊闕關。

  主公派探子偵查過伊闕關,昔馬元義水淹伊闕關,城防盡毀,今尚未恢復。而今,董卓兵馬集聚洛陽及虎牢兩地,其他關隘兵馬不足。可以驍勇之師,奪伊闕關威脅洛陽。洛陽危,虎牢關兵馬必定回援,虎牢關可破。”

  戲志才分析其中,眾諸侯驚歎不已,連連叫絕。

  “冠軍侯,某以為此計可行,願領兵取伊闕關。”孫堅請命。

  場中,孫堅最為積極。

  “冠軍侯,在下願意與孫大人一道,前往伊闕關。”眾諸侯間,楊霽站出來說話。

  這個諸侯邊緣人,在軍中一直低調,此時出來說話,讓林寒眼神眯起。兩人都是玩家,楊霽心中算盤,他自然清楚。

  不過是覬覦孫堅可能得玉璽,再有就是敗亡之事。

  其他人不說話,林寒不好拒絕此事。

  “好,既然如此,孫堅便領部曲,往伊闕關,楊霽一道領兵前往,待他日,洛陽再見。”林寒別有深意說道。

  “他日洛陽再見。”

  孫堅與楊霽領命出。

  虎牢關外依舊對峙,並無攻打之意。

  兩日,一洛陽使者自虎牢關出,入諸侯營地。

  “聖旨到。”

  三個字,堪比雷音。

  此時局勢緊張,卻有聖旨自洛陽而來。

  “兗州刺史劉岱接旨。”

  見使者高喊,劉岱目光閃爍不定,最終出列接旨。

  “今天下紛亂,兗州賊風時起,百姓不得安寧。今朕特命兗州刺史劉岱,遷兗州牧,總領兗州事務。”

  聖旨剛落,眾諸侯驚變。

  尤其是場上東郡太守橋瑁、山陽太守袁遺還有濟北相鮑信三人,他們皆在兗州治下,劉岱任兗州牧,對他們無疑是巨大打擊。

  若劉岱要統領兗州大權,他們郡守必定是被處理人之一。

  劉岱神色陰晴不定。

  兗州牧誘惑太大,接下便是一方大員,不接則還是有名無實的刺史。

  眾人皆知,這是董卓之陽謀,但利益誘惑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