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有屍氣 作品

第四十七章 龍溪

  ……

  酷暑難耐,在溪流中戲水祛暑的人越來越多,師徒二人也按耐不住,亦隨著人流去了。鎮上戲水之處不少,但所往人流最多的,還是城東的東苕溪。

  東苕溪沿岸多生蘆葦,入秋蘆花飛揚,故以‘苕’名。東苕溪北上湖州,終入太湖,受太湖之水頂託,故此溪水較深。而由於水質清冽,溪道寬闊,故有不少鎮民來此戲水避暑。這溪還有一個別名,喚作龍溪,傳說在明朝之時,東苕溪還沒有這般大,但在嘉靖三年的某一天,天生旱雷,一道龍影從溪中破水而出,架七色祥雲昇天而去,不知所蹤。

  據說,這龍影本是在此溪中修行的老蛇,因修行有成,褪去蛇身,此溪已容納不下它,故它乘雲昇天,去尋大江大河,重尋新居了。說來也怪,就在此龍昇天而去時,忽地,溪水猛漲,河道亦寬了倍許,終與太湖相連。聽當地一位高人講,這溪流因是此龍的得道之所,故此亦得了不少的造化,雖說是溪,卻已然有了河流的規模。因為東苕溪曾經出過一條龍,所以打那以後,此地的百姓們就又稱呼這條溪流為‘龍溪’。

  東苕溪蜿蜒曲折繞過鎮子,師徒二人此行去的就是東苕溪的中段,由於這部分區域的地勢較緩,而河岸又比較寬,故此在這地方形成了一個狹小的湖泊,此湖雖小,卻至今無人知曉最深處到底會有多深。

  這地方可以說是個凶地,多少年來在此地淹死之人數不勝數,而且不知怎地,這湖裡每年夏天至少要淹死一個人的。

  不過,此地雖有異常,但卻勝在十分得陰涼,飽受酷暑折磨的人們大多貪圖一時的涼快,紛紛來此戲水圖個舒坦,故此雖時有人斷送了性命,但來此戲水的人卻仍就經久不絕。當然,林天法師徒才剛搬來鎮上不久,自然是不曉得此處之怪異的。

  殘陽如血,彤雲翻滾,太陽雖將落山,但酷暑卻仍難消散。

  師徒二人到了的時候,無論是湖邊亦是湖中,都已有不少人了。粗一看,男女老少足有十數人之多。湖面波光粼粼,因為人們的嬉戲,泛起一圈圈的水紋,湖水清晰異常,而湖底卻深邃漆黑,見不著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