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絢劉瑾瑜 作品

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 陛下於臣,如父也

  反而是金階之上的李顯,不由暗中鬆了口氣,但心中卻是相對要放鬆的多。

  因為在長安,他的確要比在洛陽輕鬆的多。

  五月,也不是太遠。

  ……

  看到李絢沒有更多的問題,武后眼神輕輕的轉了一下,然後開口說道:“剛才說起封禪之事,那原本是先帝為了祭祀天地之舉,如今先帝已歿,封禪已無必要,依本宮看,彭王,你負責相關的裁撤事宜吧。”

  武后報復幾乎是瞬間就到。

  對於武后野心最是瞭解的李絢,當然明白待在洛陽對武后的重要性,所以也預料到武后會有所動作。

  李絢認真肅然的拱手道:“臣領旨。”

  看到李絢如此果斷的模樣,武后卻是不由得暗中皺眉。

  隨後,她又繼續開口道:“範卿,這事你負責協助彭王。”

  戶部侍郎範履冰沒有絲毫猶豫的站出,拱手領命:“臣領旨。”

  武后點點頭,看向群臣道:“眾卿還有何事?”

  群臣肅然,無人再開口。

  如今先帝初崩,再有七日,便是皇帝受冊,不管他們有什麼事情,都是可以等的。

  眼下,武后,皇帝之間的爭鬥已經隱隱浮現,他們沒有必要參與進去。

  武后輕輕頷首,看向群臣道:“如此,再度哭拜先帝,爾等便退去吧。”

  “臣等領旨。”群臣再度拱手。

  範雲仙上前一步,對著群臣道:“跪……”

  “陛下……”

  ……

  平靜的腳步聲中,無數朝野群臣,整齊的朝承天門走去。

  李絢跟在嗣鄭王李敬的身後,朝著承天門走去。

  其他人或多或少的目光落在李絢身上,眼中閃過一絲異樣。

  今日李絢當殿和武后相爭,聰明人都能夠看得出這背後的新皇和武后之爭。

  眾人都知道,李絢向來很少介入到朝政之中,在群臣眼中,他雖然功勳卓著,受皇帝信任,但相對要低調的多。

  今日這樣的舉動,讓人不免刷新對他的認知。

  走出承天門,群臣四散而去。

  如今雖然皇帝病逝,但朝政還要運轉,只不過看眾人的模樣,就知道,今日在貞觀殿發生的這些事情,難免要被人拿出反覆的議論。

  “王爺!”蘇良嗣的聲音從後方傳來。

  李絢停步,轉過身對著蘇良嗣拱手道:“蘇兄。”

  蘇良嗣拱手行禮,說道:“今日連累王爺了,今日之事本來應當是蘇某所行,只是今日陛下……蘇某有些恍惚。”

  蘇良嗣是御史大夫,又是先帝提拔輔佐李顯的。

  今日這樣的權利之爭,本身是他這個御史大夫該為之事,但是因為皇帝新喪,蘇良嗣根本沒有反應過來,反而是李絢及時察覺到了暗藏在其中的隱患。

  眼下的這些事情,如果真的不注意,那麼日後必然會留下無盡的隱患。

  今日,武后的印璽在先帝的天子六璽作廢,新皇的天子六璽還沒有打造出來的時候,能夠起到作用。

  那麼在他日,在某些特殊的時候,就依舊能夠起到作用。

  比如李顯被廢,李旦即位的中間,甚至李旦即位之後。

  天下群臣習慣了武后的印璽,那麼就根本發覺不了中樞發生了巨大動盪。

  還有,洛陽是武后的根基,武后在洛陽擁有的權勢要遠大於長安。

  不是因為武后在洛陽,就有什麼特殊的權利,而是因為在長安,有太多的勳貴世家的力量,還有眾多的番邦外使。

  種種力量勾連之下,武后即便掌握巨大的權利,在長安也很難發揮出多少效果來。

  相反的,在洛陽,武后即便是擁有相同的權力,但是洛陽其他的勢力要弱的多,武后在洛陽遇到的權勢阻礙,將遠遠小於長安,這將極大的有利於她的權力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