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絢劉瑾瑜 作品

第一千五百零一章 皇帝教子:父死三年不改其制


                 李顯低頭沉思,片刻之後,他才緩緩的抬頭,認真的說道:“朝政之事,兒臣用心的確不多,但是兒臣自認,在百姓之事上,兒臣還是有足夠用心的。”

  聽到李顯這麼說,皇帝微微一愣,詫異的問道:“百姓?”

  “武功縣。”李顯微微拱手,說道:“去年之時,王叔便建議朝中六部郎官,各寺寺正,相繼給兒臣授課,兒臣很是問出了一些隱私手段。

  今年一年,兒臣都緊盯武功縣,其中刑名,賦稅,人事諸事,兒臣看的都很清楚。”

  稍微停頓,李顯認真的說道:“很多事情,他們糊弄不了兒臣。”

  皇帝滿臉詫異,他沒有想到,自己的這個兒子,這些年,真的是有所長進了。

  “不錯,很多事情,只要抓住一個線頭,持續不停的追查下去,便能夠查出結果來。”

  李治輕聲感慨,說道:“看的出來,你這些年的確學到了很多,唯一的問題,便是武功縣不過是一縣,但你要面對的,是整個天下。”

  “請父皇教導!”李絢抬頭,認真的看著李治。

  皇帝輕輕笑笑,滿意的點點頭,說道:“天下,天下就不一樣了……咳咳咳……”

  輕咳兩聲,皇帝才繼續開口道:“天下治理,首重的便不是百姓,而是軍卒。”

  李顯詫異的抬頭,看向皇帝,這話和皇帝之前的教導可不一樣。

  皇帝微微搖頭,說道:“大唐有北門禁軍,南衙十六衛,北門禁軍,朕知道你歷來不喜程務挺,如今便允了右領軍衛大將軍李謹行的致仕之情,轉任程務挺為右領軍衛大將軍,昌州刺史,昌州都督,升任禁衛中郎將李禕為禁衛將軍。”

  皇帝話音剛落,一側的中書舍人和給事中已經擬好了聖旨。

  皇帝平靜的搖頭,說道:“這封聖旨朕如伱所願,但是,卻要明年二月,彭王離京之後,再下達。”

  “明年二月,王叔離京?”李顯捕捉到了更重要的信息。

  “嗯!”皇帝點點頭,說道:“日後彭王回京,對你說的話任何話,你都要牢記,但唯獨一點,日後他每年回朝的時間,不允許超過十五日。”

  李絢對李顯的影響太大。

  誠然,他對李顯的建議很多時候都是有效的,但也正是因為如此,才必須限制他在朝中所待的時間。

  皇帝抬頭,輕聲說道:“明年二月,不僅是彭王要離京,你的嶽翁,平原郡公,左監門衛大將軍高侃也一樣要離京。

  其他薛仁貴,裴行儉等人也全不例外,他們這些人要鎮壓四方,大局不能亂。”

  “是,兒臣領旨。”李顯沒有猶豫立刻點頭。

  皇帝滿意的點點頭,說道:“朕如此做,實際上是要委屈你。”

  有十六衛大將軍在京,李顯的地位自然是穩如泰山,但皇帝對他治理朝政的水平,實在不怎麼放心。

  稍微一個施政失誤,立刻便是天下板蕩。

  尤其一旦十六衛大將軍介入到朝政當中,稍微搞不好,就是流血漂櫓的下場。

  當年李賢的事情,在皇帝心中依舊是一根刺。

  所以,哪怕是李顯做了皇帝,明年二月,也依舊要將十六衛大將軍能趕出去的趕出去。

  當然,在朝中,右金吾衛大將軍薛孤無,右屯衛大將軍孫仁師都還是在的。

  “古語有云,父死三年不改其制。”皇帝側身看向李顯,沉聲說道:“朕的要求你三年之內,對朝政不得有大的改動,三年之內,軍國大事,若是你和朝臣有所異議,那麼一切報由你母后決斷,每月望朔朝會,你母后垂簾聽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