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絢劉瑾瑜 作品

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 罷相拜相,一日之間

  中書令非是一般人可任。

  李絢在朝中這些年,見過的中書令,有郝處俊,李敬玄,劉審禮,薛元超,再加一個裴炎。

  郝處俊向來以鐵骨頭著稱,便是面對武后,他也毫不退讓。

  李敬玄和劉審禮是以軍功拜相,對武后不親近也不反對。

  薛元超是皇帝的親戚,又是發小,和武后說話的時候,自然有三分底氣。

  雖然說和武后相抗不至於,但起碼讓武后不至於太過欺凌東宮。

  如今,裴炎任中書令,少不了要和武后正面碰撞。

  以他本身的性子,自然是不會輕易退讓,而皇帝也用今日的種種小細節,告訴他,他也不允許他退讓。

  裴炎這個中書令,日後的日子就難了。

  李絢的目光看向王德真。

  如今的中書省,只剩下王德真一個人為黃門侍郎,同中書門下三品,那麼……

  ……

  李顯張開聖旨,沉聲道:“惟永隆二年,歲次壬午,十二月癸丑,望十五庚寅日,皇帝若曰:

  於戲!

  宰輔之重,陶鎔所寄,用諧時望,必藉素名。

  正議大夫,黃門侍郎王德真,衣冠宿望,廊廟公才,累踐臺閣,久彰名器。

  可侍中,散官勳封如故。

  欽此!”

  王德真從隊列之中走出,沉沉叩首道:“臣謝陛下隆恩,陛下萬壽無疆!”

  “平身吧。”李治輕聲開口,目光看向王德真道:“門下之責,出納帝命,緝熙皇極,總典吏職,贊相禮儀,以和萬邦,以弼庶務,佐天子而統大政者也,王卿,勿讓朕失望。”

  “臣領旨,必不負陛下所託。”王德真沉沉拱手,然後退回群臣之中。

  群臣神思微轉,已經大體明白髮生了什麼。

  薛元超調任尚書右僕射,等於撐起了尚書省的架子。

  裴炎從侍中調任中書令,從掌管門下省到掌管中書省,實際上沒有多少區別。

  王德真從黃門侍郎升任侍中,等於執掌一省,哪怕和他裴炎有舅甥關係,日後也必然難以和裴炎融洽。

  李絢沉沉低頭。

  他已經明白了,皇帝這一切操作的根源,還是那天那場禮部尚書推選的後果。

  那裡面,很多人的心思都不由自主的暴露了出來。

  皇帝順勢調整,也就在合理之內了。

  李絢眼神流轉,他在這裡面,坑了裴炎,推了王德真,李義琰自然升任無望,而崔知溫則是自己坑了自己。

  皇帝明顯看出如今中書佈局的不合理,故而才作出調整。

  尤其是裴炎和王德真之間,真正能夠讓兩名至親的親人翻臉的,只有權利。

  而皇帝則深諳其道,一手操作,政事堂的局面在最短的時間內,重新恢復平衡。

  所有的一切,全部迴歸到皇帝手中。

  李絢輕輕的嘆了口氣,身上黯淡。

  如今裴炎升任中書令,那麼之前東宮想要拉攏他,也就缺乏了更多的動力。

  哪怕有在崔謐身上做的手腳,這個時候也不再適合拿出來了。

  真要強行使用,不僅得不到原本期待的效果,反而會起到反作用。

  該收手了,在動作自己就該暴露了。

  ……

  李絢神色肅然起來,目光微微一抬,看著重新拿起聖旨的李顯。

  他有些發懵,怎麼今日的調整,還沒有結束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