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絢劉瑾瑜 作品

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皇帝臨朝,萬壽無疆

  比如早年的雍州牧雍王李賢,雍州牧英王李顯。

  他們都是從雍州牧進封太子的。

  故而雍州長史的位置極重,進一步,便是九寺寺卿六部尚書,甚至隨時會同中書門下三品。

  比如前雍州長史楊再思,如今是衛尉寺卿,而前衛尉寺卿歐陽通,更是已經是兵部尚書。

  如今的雍州長史陸元方,更是曾經教導太子的半個太子師,不定什麼時候就做了六部尚書。

  如今在朝中,起碼有近百位各地刺史準備參加封禪之事。

  陸元方站出來,所有人都要俯首。

  皇帝輕輕一個安排,便已經將宗室和各地刺史徹底的按住了。

  所有人都要按規矩辦事。

  ……

  就在此時,王福來再度上前,手捧一隻銀盤,上面放一卷聖旨,站在李顯身前。

  李顯神色詫異的看了皇帝一眼,微微躬身,然後再度拿起聖旨看向群臣高聲宣讀了起來:“惟永隆二年,歲次壬午,十二月癸丑,望十五庚寅日,皇帝若曰:

  於戲!

  《書》曰:“惟敬五刑,以成三德。”秋官之任也。

  貳卿良選,其在茲乎!

  太子率更令,雍州司馬,太中大夫蘇良嗣,力行近乎仁,率性之謂道。

  以博物,文能變風;出入中外,茂昭聲實。

  今丕蔽未明,簡孚未允,命爾作小司寇,敬平邦憲在寬。

  可行刑部侍郎。

  欽此。”

  蘇良嗣立刻從隊列之中走出,站在殿中,沉沉俯首:“臣謝陛下隆恩,陛下萬壽無疆。”

  李絢微微低頭,暗中卻鬆了一口氣。

  韋待價為禮部尚書,這件事情,本身其實是皇帝的意思,如果沒有李旦從中插一手,局面會輕易許多。

  但蘇良嗣任刑部侍郎,卻是皇帝對這一次動盪中,蘇良嗣所做諸事的賞賜。

  東宮勝了這一局,皇帝自然要賞賜,但是,也通過對蘇良嗣的提拔,向內外昭告太子地位的穩固。

  有了蘇良嗣作為抓手,東宮便可撬入六部之中。

  李絢微微點頭,他能感覺到,武后的目光在他身上輕輕掠過。

  以往的時候,東宮最多在六部郎中一級做做文章,但是皇帝一封聖旨,東宮便可以直接在六部侍郎身上做文章。

  至於說六部尚書,那還不是東宮能夠運轉的對象。

  不管是吏部尚書竇玄德,戶部尚書崔知悌,刑部尚書段寶玄,兵部尚書歐陽通,工部尚書黃仁素,哪怕是新任禮部尚書韋待價,背後也有一堆自己的人。

  東宮雖然助力韋待價升任禮部尚書,但真要蠢到自以為能夠操控禮部,那麼韋待價會教會他們好好做人的。

  李絢輕輕低頭,但一切已經足夠了。

  六部尚書是檯面上的人物,一旦出現,武后都會拉攏示好,若是處置不等,武后會直接摧毀罷免。

  那樣就直接對上了武后,還不是他們現在能做的。

  李治的目光掃向群臣,群臣俯首,他平靜點點頭,目光看向一旁,開口道:“段卿,王卿,袁卿。”

  “臣在。”刑部尚書段寶玄,大理寺卿王及善,洛州長史袁嘉祚,全部都站了出來。

  李治直接開口道:“如今洛陽內外,功勳貴戚頗為不少,多有犯事待赦之人為禍上下,從今日起,以段卿為首,諸司配合,徹底清肅洛陽地面,所有人等,有犯事者,重枷示眾。”

  “喏!”段寶玄,王及善,袁嘉祚,全部都站了出來,肅然聽命。

  找不到鄭國霖這版戴冕旒的照片,只能將就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