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絢劉瑾瑜 作品

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坐守右衛軍衙,威權大盛


                 乾元殿中,群臣肅立。

  太子站在金階之上,眼神環視,目光所及之處,群臣俯首。

  武后坐在御榻上,目光看向一側的範雲仙。

  範雲仙朝著武后微微躬身,然後從身後再度取出一份聖旨,轉身看向群臣,高聲道:“陛下有旨。”

  “臣等領旨。”群臣再度俯首跪拜。

  範雲仙張開聖旨,對著群臣高聲道:“惟永隆二年,歲次壬午,十二月壬子,朔初三戊寅日,皇帝若曰:

  於戲!

  今冬之月,朝野貴戚雲集洛陽,揚揚沸沸,天下不安。

  故,令禁衛大將軍裴行儉,右金吾衛大將軍薛孤吳,左衛大將軍薛仁貴,右衛大將軍李絢,左監門衛大將軍高侃,右領軍衛大將軍李謹行,右屯衛大將軍孫仁師等,各坐衙理事,妥處軍務,未有聖旨,不得擅動。

  欽此。”

  “臣等領旨,陛下萬壽無疆。”

  群臣同時俯首,目光卻不自然的放到了右側俯首的七位大將軍身上。

  怪不得皇帝今日特別讓七位大將軍全部站在宮門之前。

  如今有了他們坐守十六衛衙門,那麼洛陽的十六衛都會穩如泰山。

  朝廷在洛陽軍馬森嚴,又有太子坐鎮政事堂理事,更多的軍國大事,則由天后掌管,中樞自此穩如泰山。

  李絢神色肅穆的起身,目光平視向前,似乎要看穿乾元殿,看到後方的貞觀殿之中。

  皇帝的這番佈局,的確無比森嚴,但從中也能看到李治的底氣不足。

  七位大將軍坐守軍衙,軍方威權大盛。

  稍不注意,就有可能會導致軍亂。

  如今朝中的七位大將軍,裴行儉是太子賓客,李絢是太子賓客,高侃是太子嬪的嶽翁,加上太子如今坐守政事堂,皇帝真的放心嗎?

  真正嗅覺敏銳的人已經嗅到了一絲機會。

  但是,李絢的目光垂下。

  皇帝雖然病重,但坐在御榻之上的武后可沒有那麼容易對付,另外更別說李顯根本就沒有什麼亂七八糟的心思。

  眼下說不好又是一個局。

  皇帝病重,但越是在這個時候,他的心思就越不穩。

  ……

  乾陽殿中,武后理政。

  戶部向武后稟報今年從正月到十一月一應收支。

  吏部稟奏這一年五品以上人事調動。

  兵部稟奏這一年的朝中用兵之事,尤其是西域戰事。

  甚至李絢提出的派更多人前往波斯,協助波斯復國之事,也被提上日程。

  工部稟奏了這一年天下山河水道用工之事。

  刑部稟奏了這一年天下刑獄大案之事。

  禮部稟奏了這一年諸項禮儀之事。

  尤其有泰山封禪之上……

  武后坐在御榻之上,看了禮部侍郎李懷儼一眼,然後看向群臣道:“諸卿,禮部之事不能再拖,嵩山封禪在即,禮部侍郎之職十五大朝之前必須定下,諸卿有什麼推薦人選,可推送吏部,然後政事堂商定,奏稟本宮和陛下。”

  “臣等領旨。”殿中群臣同時拱手。

  不少人的眼底都閃爍著興奮。

  皇帝身體病重,已經很難一言而定禮部尚書之位。

  如此,朝中各方有權力推薦的人都會跳出來。

  武后坐在御榻之上,目光從李顯,李旦,劉仁軌,裴炎,薛元超,崔知溫等人的身上掠過,最後落在了吏部尚書竇玄德的身上。

  竇玄德立刻躬身道:“臣領旨。”

  武后微微點頭,然後目光掃過吏部侍郎魏玄同,戶部侍郎豆盧欽望,戶部侍郎韋待價,刑部侍郎裴居道,禮部侍郎李懷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