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絢劉瑾瑜 作品

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半夜三更,皇帝手詔

  “本王沒有和太子說這些,一個鄭家之事,本王便已經覺得說的有些多了。”李絢輕輕搖頭,看向蘇良嗣說道:“以蘇兄之能,提點殿下想到刑部侍郎,應該不難吧?”

  “這不是難事,只要王爺到時不否了便好。”蘇良嗣目光輕輕縈繞在李絢臉上。

  有太多的人,喜歡將你輕輕往上推上一把,然後到了最後,卻來一招上房抽梯。

  如今李絢的做法,倒是頗有些這樣的味道。

  李絢搖頭,誠懇的說道:“自從太子入東宮以來,諸多職司,都是從外面調入東宮,若是蘇兄能夠開這升任先河,那麼東宮的宦途,便會像流水一樣轉動起來,人心也會更多的聚集在太子身邊。”

  蘇良嗣輕輕點頭,李絢的做法的確是老成正途。

  你如同當年的雍王府長史劉祥道,劉祥道便是從雍王長史,直接升任刑部尚書,然後升任尚書右僕射,最後在皇帝泰山封禪時轉禮部尚書,陪同皇帝獻祭泰山之後,轉年便乞骸骨致仕。

  有劉祥道作為先例,後面的皇甫公義等人,才會牢牢的聚集在李賢身邊。

  如今李絢推蘇良嗣也是一樣。

  甚至蘇良嗣還能看得到,將來一旦皇帝有事,太子繼位,太子詹事姚令璋入政事堂為相,他做六部尚書,再加上一個太子妃族人的禮部尚書韋待價,彭王舅父兵部尚書歐陽通,太子立刻就能掌控六部一半的力量。

  這才是李絢真正算計,真正的老成謀國之策。

  “如此,多謝王爺了。”蘇良嗣對著李絢沉沉拱手。

  李絢笑著搖搖頭,說道:“這是太子的溫厚,只是這些方面,殿下有些不大敏感,日後還望司馬和長史多加提點。”

  “喏!”蘇良嗣認真拱手,李絢明天泰山封禪之後,就會離開洛陽,返回蕃州,東宮的事情他就介入不到了。

  而且看如今情況,他也是沒多少心思太介入。

  “如此,那麼絢便告辭了。”李絢轉身,對著蘇良嗣沉沉拱手,神色真摯。

  “王爺放心,東宮諸事,良嗣會安排妥當。”蘇良嗣拱手回禮。

  李絢笑笑,然後轉身離開。

  蘇良嗣一直在後面看著他的背影,許久才一聲輕嘆。

  蘇良嗣明白,別看如今東宮賢才不少,但在關鍵時刻,真正能夠頂上去有用的,只有他和李絢。

  他明白這一點,李絢也一樣明白這一點。

  ……

  夜色深沉,燭火明亮。

  李絢一個人坐在書房之中,小心的整理著一些文案。

  這其中的很多消息,會趁著夜晚,坊門關閉,人心鬆懈之際送出去。

  在皇帝很有可能會病逝的前夕,李絢有很多事情要做。

  突然,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在門外響起。

  隨即,李竹沉聲在門外說道:“王爺,宮中來人了,有陛下手詔。”

  李絢猛然間站了起來。

  皇帝手詔,怎麼這時候來了?

  李絢的腦海中,不由得想起了去年冬日,皇帝下旨,讓秘藏在嵩山當中的他,返回洛陽,直接抄了兵部侍郎蕭德昭的家的事情。

  難道說,如今又要有類似的事情發生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