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絢劉瑾瑜 作品

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移禍江東,武后訓示


                 “天下輿圖。”李絢神色有些興奮的微微抬頭,隨後剋制壓抑,認真凜然的說道:“臣為朝效力多年,然卻發現朝中有一大弊病。”

  “什麼弊病?”武后看著神情有些壓制激動的李絢,心中明白,她似乎問到了李絢真正關心的樂趣所在。

  “大唐雖有天下輿圖,但各州道府縣,對於天下良田之數,何者種小麥,何者種稻谷,何者種桑麻,並沒有詳細準確的奏報,以致於大唐每年賦稅的總數,都是由地方自行上報而定。”李絢抬頭,鄭重的看著武后。

  武后眉頭緊皺,不解的問道:“這不對嗎?”

  李絢剛要開口,武后擺手,說道:“你剛才之言也有不對,朝中對於天下田畝之數,小麥,稻穀,桑麻之田,都有詳細記錄,何來沒有之說,地方也是按照這些數字上報賦稅,何來自行之說。”

  “天后。”李絢躬身,認真說道:“天后,若臣猜的沒錯,戶部諸項數字,都是三年或者五年前的數字,而這個數字,和今日天下實際田畝之數相比,卻總是有極大的差距。”

  如此之下,他沒有遲疑也不奇怪。

  李絢沉沉躬身,這種手段不是一般人能用的了的。

  相比於海瑞弄的天怒人怨,狄仁傑這裡,就要小心謹慎多了。

  ……

  如果真的按照這種方略進行操作,天下士卒,官吏,每年不知道要少收多少錢財。

  乾陽殿中,武后看向側畔:“彭王行事,文武雙全,元卿,若是五年之後,彭王調回長安,任何職最為妥當?”

  “這筆錢被人貪墨了。”武后頓時就明白了過來,隨即,她搖搖頭,說道:“這筆錢,朝中早有察覺,但這是朝廷善政,天下世家和官吏,不能待之太苛。”

  “請天后示下。”李絢再度躬身。

  “喏!”李絢躬身,然後緩緩退了出去。

  李絢深吸一口氣,抬頭,然後又沉沉叩拜道:“臣領旨,臣日後必定規勸太子行事寬厚,誠心忠孝,上下謹慎,內外和諧。”

  “你身為太子賓客,規勸太子,建言上下,是你的職責,但也要行事謹慎,不可將太子往邪路引誘。”武后目光直直的看向李絢下,眼中的深意清晰無比。

  李絢盯著武后,毫不退讓的說道:“此律,在開國之初,通行無礙,但到了如今,大唐人口暴增,每年新開之地不知泛泛,便是三年一造戶籍亦有無數遺漏,多年累加,其中少交賦稅不知多少。”

  “隱田,隱田清查。”武后盯著李絢,說道:“朝中已在進行隱田清查,彌補缺漏。”

  “天后所言極是,臣請辭身上所有職司,由三法司論罪待處。”李絢後退一步,然後直接拜倒在地,聲音誠摯。

  大殿之中,一時間冷寂下來。

  李絢的決斷太快了,快的武后都察覺到了不對勁,快的她在察覺到不對勁之後,立刻就聯想到了“八議”之制。

  “依律治罪!”李絢沉沉叩首,沒有絲毫猶豫。

  許久之後,武后才擺擺手說道:“好了,你退下吧,今日你之所言,本宮會好好思索的,另外,回去好好看看福昌郡主。”

  李絢抬起頭,看著自己剛剛遞交上去關於世家官吏貪墨的奏本,沉沉躬身道:“臣行事不謹,請天后治罪。”

  “你彭王府,有沒有類似之事?”武后直直的看著李絢,問道:“你說治理天下賦稅田糧,但若是你彭王府自身不正……”

  “這是開國之初的武德律,後來貞觀通典,乃至於永徽律,都是沿用此中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