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絢劉瑾瑜 作品

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武承嗣真死了?怎麼會?

  他們也就在普通百姓和低級官員那裡做做文章,如果再往上,牽連到侍郎尚書一級,難免會引起皇帝和天后的猜忌。

  但是如果僅僅在百姓和低級官員那裡做文章的時候,皇帝和天后只會一笑而過,根本不會在意。

  甚至這些手段還會讓皇帝和天后讚賞。

  武三思最後讚歎一聲,彭王,還有太子,他們已經儘可能騰挪的餘地裡最大程度的騰挪,這一點是相王怎麼都比不上的。

  ……

  翻身下馬,武三思將手裡的馬韁交給門房,就在這個時候,管家武忠快步從院內走出。

  看到武三思,管家面色凝重的拱手道:“老爺,東邊來信了。”

  “東邊?”武三思微微一愣,隨即面色凝重的說道:“東邊?”

  “嗯!”管家點頭,說道:“信在書房。”

  “走!”武三思快步朝著書房走去,路過府裡的僕役和侍女躬身,他也理都沒理。

  進入書房,武三思走到了桌案之後。

  管家從一側厚重的《春秋》裡面將密信取出,放在武三思面前,然後對他躬了躬身,輕輕退出了書房。

  “吱呀”一聲,房門關閉。

  武三思低頭看向桌案上的密信,密信沒有被打開的痕跡,他這才小心的打開了密信。

  二月二十五,周國公病於遼西縣,無法前行。

  武三思沉吟說道:“剛剛出關,抵達安東地界就病了?”

  這裡的出關說的不是山海關,而是渝關。

  遼西縣原本屬於營州,後來安東都護府建立之後,就劃歸安東所有。

  武承嗣這一趟東行,旨意是安撫河南,河北和安東受了雪災的百姓。

  所以在年前,武承嗣便已經被趕到了安陽。

  在安陽過完年之後,這才啟程,花了兩個月的時候,從邯鄲到了遼西。

  一路上雖不至於說是風塵僕僕,但也是一路未停,身體辛勞。

  按說武承嗣在遼西病倒,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情況,病就病吧,病好了就行。

  但武三思懷疑,武承嗣根本就是裝病。

  對於自家的這位兄長,武三思比誰都瞭解。

  微微眯眼,武三思立刻開始寫信。

  他要請一位洛陽名醫,帶足藥材,儘快啟程,前往遼西去看望他兄長的病情。

  如果他兄長沒病,那麼就請他兄長好好的“病一病”。

  這位洛陽名醫自然是武三思的親信,至於怎麼將武承嗣原本的病情說的就很嚴重,自然是手到擒來。

  當然,事後也要擺脫自己的嫌疑。

  不過武承嗣並不在意這一點,如果他的那位兄長,病真的很輕,也就不會停留在遼西,而不是帶兵前往安東都護府了。

  這說明他本身的身體情況就很嚴重啊!

  ……

  三月下旬,細雨纏綿。

  嵩山腳下,一輛黑駕馬車緩緩的駛上嵩山。

  原本喧譁的嵩山工地,在今日突然鴉雀無聲。

  馬車緩緩的駛到嵩山山腰,一晃眼,突然就消失在茂密的叢林之中。

  等他再度出現的時候,它已經停在了更高處的一灣碧湖之側。

  後側的瀑布從更高處衝擊而下,帶起巨大的轟鳴聲。

  不遠處的石殿前,一身青色道袍的鐘道人早就已經等在碧湖旁。

  馬車的車簾掀起,隨即露出了裡面徹底昏迷過去的武承嗣。

  “無量十方救苦天尊。”鍾道人單掌行禮,神色哀嘆的看了武承嗣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