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絢劉瑾瑜 作品

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李顯出手,爭奪官心民意

  御史大夫崔謐站出拱手:“殿下,此罪太過牽強嚴苛了。”

  “御史大夫所言的確有理,朝廷是不管棄地不種的,只要能夠在秋後交夠足夠的賦稅就足夠了,但是這些人是不交賦稅的,也就意味著他,朝廷沒有辦法約束他們。”蘇良嗣走出,平靜的看著崔謐,眼神冷峻。

  “也不一定就沒有辦法,是吧,竇縣令。”狄仁傑站在一旁,輕輕的開口。

  竇馳勉強笑笑,這種時候,沒有他開口的地方。

  崔謐頓時皺起了眉頭。

  狄仁傑這話是不錯,因為地方功勳貴戚,難免有觸犯律法的地方,真要死死的糾察,誰也免不了要倒黴。

  段寶玄明顯是要支持李顯,以他刑部尚書,前大理寺卿的身份,真要介入,怕是麻煩不小。

  “何必爭呢。”劉仁軌終於開口,眾臣同時轉身,拱手看向劉仁軌。

  劉仁軌則是轉身看向李顯,拱手道:“殿下此番作為,除了賀陛下封禪大典以外,恐怕也有擔憂今年夏秋洪澇會傷及農糧的緣故,故而才要求儘可能多的多種糧,這樣一旦有災,長安洛陽,也能有足夠的糧食度過災年。”

  李顯抬手,恭敬的對劉仁軌說道:“孤只是擔心。”

  “殿下所思所想無差,既然如此,那麼便直言行令,令雍州,華州,陝州,洛州各地,今春今夏全面備糧以防洪澇,擔憂懈怠者,不論官府還是功勳貴戚,一律重罰,沒收田產,褫奪爵位,概不寬恕。”

  “便如左相所言,東宮,司農寺,雍州府一起上奏,閣部審核下行。”李顯長長的鬆了一口氣。

  “喏!”群臣同時拱手。

  李顯目光落在竇馳身上,開口道:“武功縣耕作牲畜不足,東宮出一筆錢,購買牲畜借於武功縣,秋收之後收回,若有短缺,武功縣補足。”

  “臣多謝太子殿下。”竇馳臉上頓時滿臉欣喜,李顯雖說要收回,但也不過是為了避免浪費和私挪,這是好事。

  “嗯!”李顯點點頭,看向何以求說道:“武功縣位於渭河上游,水澆之事亦是重要,都水監派一人等協助。”

  “喏!”何以求拱手。

  李顯轉頭看向崔謐,說道:“武功縣諸事繁瑣,御史臺派人監察。”

  “喏!”崔謐頓時苦澀,同時拱手道:“殿下,御史臺人手不足。”

  “調人吧。”李顯側身看向畢憬,思索著說道:“孤記得畢構做秘書郎也有兩年了吧?”

  “是!”畢憬驚訝的拱手。

  “御史臺調畢構任監察御史如何,孤記得他的資格夠了,當年又是榜眼。”李顯平靜的建議,目光卻直直的看向崔謐。

  “是!”崔謐嘴角微抽,眼底苦澀。

  畢憬以寒門之身任戶部郎中,本就是天后提拔,其實哪怕沒有太子這麼說,崔謐也會給畢憬這個面子。

  更別說畢構是太平公主推薦的人選,他本身就早有定論,只待過些時日調動而已。

  只是現在太子突然插了一手,讓他一時間有些手足無措。

  李顯輕輕笑笑,隨即滿臉肅然的看向眾人說道:“今年洪澇,雖然是在太史局預測當中,但到現在,太史局也未有更改,各司要全面做好防洪澇準備,中樞也當下令各州縣照令行事不得延誤。”

  “喏!”群臣同時拱手,神色肅然。

  就在這時,“啪嗒”一聲,一粒水珠突然從天際落下,砸在地上,瞬間裂開。

  四周的老農突然傳來一片欣喜的歡呼,而群臣卻早已經是面色肅然。

  今年,怕是風雨之年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