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絢劉瑾瑜 作品

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毀其文字,滅其祖祭

  皇帝這句話裡的含義很多。

  對於五詔之事,皇帝早有準備,不然也不會提前將李敬玄調過去。

  不過一旦大唐和五詔開戰,李敬玄便會被徹底的留在那裡。

  不,更準確的講,從現在談判開始,李敬玄便已經釘死在那裡了。

  “只需要有水道通行,那麼吐蕃的貨物便能夠輕鬆的運往蜀中和其他地方,然後換成金銀,購買大量的物資返回蕃州。”

  李絢微微拱手,皇帝輕輕點頭。

  這裡面一進一出,官府不知道能從裡面獲得多麼龐大的利益。

  “只是從高原下容易,但要上高原就難了,很多東西從高原之下運上去,需要花費好幾倍的力氣,而且沒有了水運之力,道路也不好走。”李絢的臉色凝重起來。

  李治笑了,然後擺擺手道:“如何做,是你這個邏些道安撫使的責任,這裡就不要問其他人了。”

  “呵呵!”殿中群臣一時間有些忍不住的笑了起來。

  李絢苦笑著拱手,蕃州最大的問題也在這裡,裡面的東西容易運下去,但運上去消耗就更多了。

  尤其沒有軍中支撐消耗,地方又不願意支持,這種事情的進度會變得極難。

  還不止如此。

  很多東西都需要從蜀中和昌州運往蕃州,一個不注意,蜀中和昌州就會成為扼住蕃州的咽喉,這裡面的麻煩會很大。

  李絢苦笑著抬頭,看向李治說道:“陛下,蕃州治理,大體如此,剩下的,便是溝通西域和天竺,若是有商隊通行,亦是蕃州財稅來源。”

  李治點點頭,然後看向李絢說道:“朕曾經聽人說起過,你有進發天竺之意。”

  殿中群臣第一時間驚訝的看向李絢。

  不過隨即他們就反應了過來,李治說的是進發天竺,不是進攻天竺。

  進攻天竺是向天竺出兵,需要舉朝支持,而進發天族則是蕃州自己就能支持。

  甚至聰明一些的人,還能夠看到以後。

  如今大唐四海平定,將軍中諸將的野心怕是沒有那麼容易滿足,日後若要用兵,天竺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是!”李絢拱手,說道:“蕃州有一最南,有一條恆河,直通天竺,然後順流入海,而在入海口,卻有不少大唐商旅跨海而來太,聚集在那裡,臣想若是以使團之名進入天竺,是否可以和海商取得聯繫,然後從海上航線歸國。”

  “當年東晉法顯西行取經就是走的這條路吧,然後又從海上回來。”李治的眼睛微微眯了起來。

  “是,臣想探一探,這條商路究竟會有多大的商利,同時看看有多大的損耗。”稍微停頓,李絢說道:“據臣所知,此一行所經都距離陸地不遠,不時便能有港口補給,撣國,真臘,臣記得都有使者在朝。”

  “讓他們跟你走,走走看看。”李治直接擺手,面色冷峻。

  他已經看到了新的一條開拓之路。

  只要有足夠的利益,那麼就能夠將世家的目光吸引過去。

  只要世家的目光轉向外,那麼就等於變相削弱了世家的力量。

  在朝中,朝廷的壓力就會少上許多。

  這對於整個大唐的穩定和延續有極大的利益,皇帝不會錯過的。

  “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