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絢劉瑾瑜 作品

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霍去病,還是霍光?

  朝堂,向來進容易,退極難。

  無論是霍去病,還是霍光,都無法和衛青相比,史書是真的貶低了衛青。

  衛青才是真正值得效仿的人臣典範。

  尤其是對皇帝來講。

  衛青貫穿一生的忠,才是最令人滿意的。

  想到這裡,李治看著李絢忍不住的笑了起來,這個傢伙,還是拐彎抹角的表忠心。

  李治身體滿意的微微靠後,眼神有些迷離的說道:“二十七郎,做首詩吧,今日盛景,怕是他日再難有現,做首詩讓史書銘記。”

  “喏!”李絢沉沉的躬身,然後長吐一口酒氣,神色沉吟,片刻之後,他緩緩開口道:“賦性生來本野流,手提竹杖過幷州。

  飯籃向曉迎殘月,歌板臨風唱晚秋。

  與生俱來人中首,唯吾與天同齊壽。

  兩腳踏翻塵世路,一肩擔盡古今愁。”

  殿中不知道什麼時候已經徹底的安靜了下來,李絢的聲音雖輕,但卻清晰的傳進了所有人的耳朵當中。

  不少人的眼中都流露出一絲嫌棄,這首詩實在做的太庸俗。

  但這一絲嫌棄瞬間就消失無蹤,群臣的臉上轉眼就堆滿了讚賞,因為此刻皇帝的眼中,就滿是讚賞。

  “賦性生來本野流,手提竹杖過幷州。飯籃向曉迎殘月,歌板臨風唱晚秋。”

  李治輕輕的念著這兩句詩,恍惚中他看到了年輕的自己,從幷州,受詔前方長安的場景,曉風殘月,歌板晚秋。

  “與生俱來人中首,唯吾與天同齊壽。兩腳踏翻塵世路,一肩擔盡古今愁。”李治忍不住的唸了出來,隨即有些好笑的搖頭。

  這“與生俱來人中首”,天下間只有他一人,“與天同齊壽”,李治也想。

  “兩腳踏翻塵世路,一肩擔盡古今愁”,這便是皇帝,也只有皇帝。

  李治抬頭,看向李絢,說道:“不錯,這一首詩,足夠朕安眠一年了。”

  “陛下身體康健,臣從邏些找到了不少珍奇藥草,陛下可令有司斟酌使用,必定千秋萬年,壽與天齊。”李絢沉沉躬身。

  殿中群臣這個時候同時站了起來,躬身讚道:“陛下千秋萬年,壽與天齊。”

  “哈哈哈哈……”

  ……

  酒宴散去,不知不覺中,天色已黑。

  從兩儀殿出來,李絢就被勃倫贊刃給纏上了。

  “大帥,你不能不管,末將可是跟你一起廝殺拼命出來的,末將對安西四鎮人生地不熟,還請大帥多加指點。”勃倫贊刃沉沉的對著李絢躬身,滿臉的擔憂。

  勃倫贊刃被任為安西都護府副都護,一開始的時候,他還無比的開心,但是沒有多久,他就徹底的反應了過來。

  他雖然能帶著一萬軍前赴安西,但是若是不能迅速的站穩腳跟,那麼他這一萬軍很有可能會被人直接肢解切割。

  哪怕這些人是他從老家帶出來的同族也是一樣,絕對會有人因為利益而背叛他。

  所以他迫切的需要一個能夠在當地站穩腳跟,並且保住自己利益的方法。

  可他如今在長安,更是人生地不熟,如今唯一能夠找的上的助力只有李絢。

  李絢不僅是邏些道大總管,還是當朝嗣王,右衛大將軍,太子賓客,皇帝親信,宰相孫婿,這種事情不找他找誰。

  李絢有些苦笑的看著勃倫贊刃,說道:“國公,絢其實也未曾去過安西,如今的安西都護府都護好像是杜懷保。”

  “不是杜懷保,是王方翼。”史暕跟在一旁,接口說道:“前年絳國公徵突厥,為了防止西突厥動亂,所以奏請陛下,調庭州刺史王方翼為副將,檢校安西都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