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絢劉瑾瑜 作品

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滅國,一步之遙

  韋弘機和楊執柔聽到李絢這番話,眉頭不由得皺了起來。

  阿史那·伏念這麼厲害嗎,他是如何在大軍圍困之下,還能執送阿史那·溫傅到裴行儉大帳歸降的?

  李絢見到蕭嗣業看到公文之後,面無表情的將公文遞給韋弘機,這才繼續說道:“三月底底,聞喜縣公押送阿史那·伏念和阿史那·溫傅等五十八名突厥貴族返回長安,兵部,吏部按例論功,擬封聞喜縣公裴行儉為絳國公,擢侍中,但就在此時,刑部尚書裴炎提出異議,阿史那·伏念不屬歸降,而應以戰俘論罪,聞喜縣公聞訊病倒。”

  病倒,聽到這句話,楊執柔在軍前已經一年多,自然明白這裡面的玄機。

  “不久,太子殿下探病聞喜縣公,歸來後,向陛下建議聞喜縣公南下養病,陛下准奏。”李絢看了眼接過公文的楊執柔,說道:“陛下封聞喜縣公為絳國公,任太子賓客,揚州大都督府長史,陪同文成長公主殿下南下揚州,養病。”

  李絢說完,楊執柔也恰好看完了這本公文,臉上露出來一絲古怪。

  他在長安的時候,隱隱聽到過關於裴炎和裴行儉的宰相之爭。

  眼下這份公文雖然寫的已經足夠詳細,但實際上楊執柔更加清楚,這裡面還有更多不為人知的東西隱藏。

  比如張虔勖、程務挺為何要背叛裴行儉?

  如果沒有他們兩人呼應裴炎的指責,這件事情也不可能鬧的這麼大。

  還有太子為什麼要去探望裴行儉,如果沒有太子探望裴行儉,那麼這件事情到最後,就會以聞喜縣公病休,甚至是致仕作為結束。

  還有為什麼,聞喜縣公最後去的地方會是揚州?

  李絢繼續開口:“就在聞喜縣公啟程三日之後,刑部尚書裴炎升侍中,阿史那·伏念,阿史那·溫傅等五十八名突厥貴族被盡數斬首,草原之戰到此告一段落。”

  堂中頓時沉默了下來。

  裴炎和裴行儉的宰相之爭,從這一刻徹底的落下帷幕。

  李絢平靜的看向眾人,說道:“這件事情,僅限於你我五人知曉,軍中其他將領,一概不得與聞,爾等可曾明白。”

  “下官遵令。”王德真,蕭嗣業,韋弘機和楊執柔四個人同時站了起來,肅然拱手。

  李絢輕輕點頭,這件事情雖然公文上寫的輕描淡寫,但是一點也經不起推敲。

  本來應該升任宰相,國公的裴行儉,最後雖然得到了國公的爵位,但是宰相之位卻沒有到手,不僅宰相之位沒有到手,甚至就連原本的兵部尚書都丟了,最後反而降了一級去任揚州大都督府長史。

  他有錯嗎,如果細說,好像也有,就是讓阿史那·伏念從俘虜變成了降臣,可細細算算,這點東西又算什麼?

  便是不殺阿史那·伏念,將他找個地方圈禁起來,過個一年半載沒人關注了,再讓他“病故”便是。

  朝中又不缺這點錢糧,可偏偏就是這麼一點事情,讓一個剛剛立下大功的軍中主帥,就這麼的被降職。

  聽起來多少有些魔幻,多少有些不可思議。https:/

  但實際上真正看得清楚內情的人都明白,這一切都是宰相的權利之爭。

  阿史那·伏唸的那點事情,真的不值一提,但問題在於他的那一點事情,直接影響了到了兵部,吏部對裴行儉,對裴行儉麾下所有將士的軍功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