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絢劉瑾瑜 作品

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想要功成身退的南昌王


                 冷風凜冽,冬陽高照。

  站在甲板,李絢回望整個長安城,輕聲說道:“鷸蚌相爭,或許漁翁得利,賀季真要回昌州,若他得狀元,那麼狀元的待遇便會落到榜眼身上。”

  “畢構能得榜眼?”田遊巖詫異的抬頭,最後他忍不住搖頭說道:“下官曾給賀季真和畢構相面,賀季真有狀元之象不假,但畢構的榜眼就很難,畢竟那些世家大族的弟子,不會那麼讓手的。”

  李絢收回目光,對著田遊巖溫和的笑笑,說道:“先生過了,這世上狀元才為人所記,榜眼何人記得,便是能夠所得榜眼,天道也無有顯示……先生見了那麼多才子,可還記得從誰身上看出榜眼之象了?”

  李絢目光深沉,田遊巖有些高看家族過多了。

  “王爺所言,倒是的確是東鄰沒有在意的地方。”田遊巖坦然點點頭,他承認李絢說的有理。

  東宮的那些世家豪族的子弟,還有賀知章、陳子昂這樣的才學之士,他的確只看出來賀知章有狀元之象。

  其他榜眼探花他是的確沒有看出,這話哄其他人沒有問題,但李絢也是道門之輩。

  抬眼,田遊巖看向李絢,好奇的問道:“下官有一事請教?”

  “先生請說?”李絢認真的點頭。

  “王爺如今開拓蘇毗,似乎並沒有在前線多用道門的打算,反而是佛門在昌都有寺廟新建。”田遊巖突然說起了他事。

  “西北貧瘠,佛門比道門要更加為百姓所接受。”李絢向前兩步,看向四野的山林,輕聲說道:“道門子弟稀少,即便是偶有道觀,也不過是擇一二佳徒而授之,但佛門廣大,多為百姓所接受,尤其是貧瘠之所。”

  道門的信仰太擇人,對文化水準要求太高,反而是佛門,平民子弟更多一些。

  這裡面的原因很複雜,有道門走上層路線的原因,也有道門自身和神靈結合的矛盾問題。

  茅山這些年逐漸的被帝王所接受,就是因為他深入的觸及到了神靈之事。

  相比其他道門宗派,要結合的好得多。

  “說到這裡。”李絢看向田遊巖,說道:“其實在通天河畔,有一間通天觀,道門子弟若是前往,倒是可以落腳。”

  “通天觀,通天河。”田遊巖目光中閃過一絲神色,輕聲說道:“聽聞王爺所修乃是天河真法,不知可有補齊法門?”

  李絢最早修行的,是九江行脈真經,後來修到盡頭,進修天河真法。

  天河就是通天河。

  “沒有,一切自悟罷了。”李絢輕嘆一聲,說道:“若是他日能夠打下吐蕃,說不得本王會擺脫官職清修一段時日。”

  “王爺現在可還沒有到功成身退的時候。”田遊巖忍不住的皺了皺眉頭。

  “得想著退了。”李絢微微苦笑,說道:“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當年河間郡王攻略巴蜀,平滅蕭銑,俘輔公祏,卻在武德末年,被人誣告謀反,皇祖父將其召還,有司追究盤問,毫無證據,之後便被任為宗正卿,禮部尚書,風流荒唐過完晚年。”

  人人常說,河間郡王李孝恭,能夠攻略巴蜀,平滅蕭銑,俘輔公祏,多虧了李靖在他手下為副帥,但實際上研究過他履歷的人就都明白,河間郡王李孝恭能力雖不如李靖,但也絕對非凡。

  李靖加入李孝恭麾下,其實在在李孝恭已經拿下巴蜀之後。

  陷三十餘城,又豈是泛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