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算計蘇良嗣


                 英王府大堂,李顯肅然跪立在地。

  王福來站在前方,大聲宣讀聖旨:“惟儀鳳四年,歲次己卯,八月癸酉,皇帝若曰:

  維城道峻,理恢於邑壤。

  分社寄隆,義先於榮秩。

  洛州牧英王顯,瑤坡挺禎,璇源發彩,令聞彰於《詩》、《禮》,英徽表於岐嶷。

  戎章之寵,宜允於具瞻。

  膏腴之恩,式遵於故事。

  今調任雍州牧,加食實封一千戶。

  餘如故。”

  “兒臣英王顯領旨,叩謝聖恩,父皇萬壽無疆。”李顯沉沉的叩拜,然後才緩慢起身。

  “殿下保重,老奴先回宮了。”王福來很認真的拱手,告辭。

  李顯神色詫異,隨即拱手道:“王公慢走!”

  王福來點點頭,然後快步朝英王府外走去。

  一旁的姚令璋已經追了上去。

  “殿下。”蘇良嗣從一旁走出,對著李顯認真拱手:“臣如今調任雍州司馬,還請殿下示下,”

  “司馬久見了!”李顯溫和的拱手。

  如今蘇良嗣雖然重新擔任司馬,但英王府的司馬和雍州牧的司馬完全不一樣。

  李顯之前雖是親王,但他為人浪蕩,英王府司馬也沒有多少權利。

  但雍州府司馬,卻是等同於大都督府司馬,從四品上的官職,位置更高不說,關鍵是掌握實權,本來是一件好事,但想到李顯馬上就要成為太子,就不一樣了。

  今日聖旨一出,之前瀰漫在整個洛陽的所有鬼祟,全部在這個時候消失不見。

  如今的大唐,封太子前任雍州牧已經成為慣例。

  就比如之前的李賢,他之前是雍王,任雍州牧,然後被封太子。

  在李賢之前,還有李世民和李忠,都在被封為太子之前,任雍州牧。

  當然,也並非每個雍州牧都有機會成為太子,比如倒黴的李泰。

  他雖然被封為雍州牧,但可惜最後和李承乾兩敗俱傷,被李治撿了便宜。

  “屬下已經派人去通知楊長史,楊長史不久就會趕過來。”蘇良嗣開口說了另外一件事。

  如今的雍州長史,是楊再思,他在李賢是太子的時候,就已經是雍州長史了。

  但他卻並不是李賢的親信。

  更準確的講,他是皇帝的親信,甚至和武后有一定的親戚關係。

  也正是因為有他在雍州,所以李賢雖然在雍州有不少的親信,但實際上,卻並沒有多少可動用餘地的原因。

  “好!”李顯鬆了口氣,然後看向一旁剛回來的姚令璋說道:“長史,派人請南昌王過來。”

  “喏!”姚令璋拱手,然後轉身派人安排。

  蘇良嗣眼睛一轉,看向李顯問道:“殿下,臣聽說是南昌王舉薦臣做雍州司馬的?”

  “對!”李顯直接點頭,說道:“王叔說司馬為人慎密,是做事之才,所以儘快的讓司馬重新歸回英王府,這對顯是好事;尤其是王叔每年大部分時間,都在外面征戰,有些地方細務,還需要司馬指點。”

  “哦?”蘇良嗣目光微微一閃,隨即很直接的說道:“臣聽說南昌王曾經建議太子殿下深入朝務,清查隱田就是其中之一。小說

  臣想知道,殿下若是更進一步,朝務會在什麼地方展開,還是清查隱田嗎?”

  李顯詫異的看著蘇良嗣,隨後搖搖頭道:“此事眼下,本王還沒有時間和王叔細談,不過早先的時候,王叔建議本王先從工部下手。”

  “是整理織戶的事情。”蘇良嗣一眼就看透了其中的玄機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