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絢劉瑾瑜 作品

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窺伺玉璽,受命於天


                 漫長的昂曲河南岸,無數馬車緩慢前行。

  馬車上裝滿了沉重的伏遠弩,鋒利弩箭已經上膛,銳利鋒寒。

  漫漫一數,這樣的馬車竟然橫有上百架。

  一直排到唐古拉山腳下。

  後面無數黑衣黑甲的騎兵緊緊跟隨,他們的速度一點也不快,似乎並不著急。

  李絢一身的黑衣黑甲,身側帥旗高展。

  無數親衛扈從。

  上萬大軍全在他的指掌之中,全部俯首聽命。

  但此刻,李絢卻是眉頭微皺,心思凝重。

  一封密信藏在了他的身上,讓李絢心神不由飄向了洛陽。

  徐管事全名徐祿,是孝敬皇帝李弘在時的老人。

  孝敬皇帝亡故之後,他本來要陪伴太子妃裴氏到道觀清修,但是卻被裴氏留在了宮裡。

  畢竟裴氏雖在道觀清修,但外界依舊有很多事情需要打理。

  李絢通過裴氏聯繫上了他,本來還以為需要多少力氣才能說服,沒想到徐祿竟然沒有遲疑就答應成為他的內應。

  問過裴氏之後才知道,徐祿侍奉孝敬皇帝十幾年,很有感情,孝敬皇帝病亡之後,他也很是追查了一段時間李弘的死因。

  聽到這裡,李絢頓時就明白,徐祿這是記仇了,記的是武后的仇。

  孝敬皇帝李弘的死因,他可能是最清楚的人。

  本來李賢是徐祿能夠指望的最有利人選,但可惜,李賢太不成器。

  相比孝敬皇帝李弘,李賢差太多了。

  但李賢是武后的兒子。

  所以,徐祿便成為了李絢在東宮的內應。

  ……

  黑旗飄揚,李絢的目光望向前方,遠處一百多里之外,便是昌都。

  論欽陵之前派人數次襲殺,全部都被唐古拉山和昂曲河中央的特殊地形所限制,全部擊敗。

  李絢的轉頭看向側邊的唐古拉山,心思卻再度轉到了長安。

  李賢私運盔甲進東宮,他自己還以為做的天衣無縫,但他根本不知道,他的舉動全部都在密衛的監控當中。

  李賢的事情,不需要說的太過神秘,他是太子,又時刻被人盯著,能有的選擇寥寥無幾。

  之前李承乾,還有李建成,李世民,都已經給了他做了最好的典範。

  玄武門。

  相比於承天門的守衛森嚴,難以逾越,從東宮北門殺至玄武門,從玄武門殺入宮中,控制蓬萊殿、乾陽殿,便控制了一切。

  這一策在長安不好行,在洛陽卻是方便。

  人,馬,戰甲,兵刃。

  李賢有右衛將軍高真行的右衛部署,有東陽長公主的護衛,還有突厥人作為外應,即便有些不為人知的人手,但也無用。

  密衛已經盯死了那批戰甲,只要有人接近那批戰甲,不管何人,盡數殺死便可。

  至於其他,戰馬,兵刃,玄武門。

  不過是鏡中花水中月罷了。

  最後無非就是李賢所能選取的時機。

  李賢必有一套完整的計劃。

  收拾人馬,戰甲兵刃不過是前提而已,他需要在皇帝和武后最放鬆的時候,用最果斷凌厲的手段直接殺入宮中。

  這個時機把握就很重要了。

  但仔細一想就明白,這幾個月時間裡,真正能有的好時機不過幾處而已。

  突厥人進攻邊關,皇帝從洛陽初返長安,最後便是皇帝的壽辰。

  李賢還是有幾分才智的。

  但突厥人進攻邊關可不取,長安的突厥人又鬧出的動靜太大,傻子都看出他是想用前面的兩手作為掩護。

  他真正的目標時機,是七月二十一日的皇帝壽辰。

  如今雖然不是五十大壽,但五十一歲壽辰,皇帝還是要過一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