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絢劉瑾瑜 作品

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太子,本就是用來背鍋的


                 洛陽,承天門下。

  一匹快馬從定鼎門直奔而來,承天門下的金吾衛立刻讓開道路。

  快步疾馳而過,直撲乾陽殿。

  “是來自昌州的軍報。”程處弼平靜的聲音在趙鞏耳邊響起。

  趙鞏立刻轉身,拱手道:“廣平郡公。”

  程處弼微微擺手,目光依舊看向乾陽殿,然後說道:“南昌王自出兵以來,送回洛陽的軍報間隔時間逐漸的變長,但好在依舊有規律,所以不論如何,前線戰況還算穩定。”

  “多謝廣平郡公提醒。”趙鞏立刻鬆了口氣。

  程處弼笑笑,說道:“南昌王當年在洛陽時,也曾和程某一起共事過,趙統領應該記得。”小說

  “是,是天陰教的案子,是戴相……”趙鞏的話還沒有說完,前方一名千牛衛已經快步而至,將一封公文送到了趙鞏的手裡。

  趙鞏打開一看,長鬆了一口氣,轉身對著程處弼說道:“公文中說,大郎已經在拿下羊同之後,回身昌都,通天河,唐古拉山口三萬大軍直撲昌都而去,現在看來,拿下昌都應該沒有問題了。”

  “拿下羊同,切斷唐古拉山的對外通道,論欽陵就真的孤立無援了。”程處弼點點頭,然後溫和說道:“再有一兩個月,就能收到南昌王的捷報了。”

  “昌都好下,但唐古拉山難入。”趙鞏搖搖頭,說道:“到時候,就是成年累月的血戰了。”

  “就像晉北一樣。”程處弼抬起頭,看向北方。

  北方真正的戰略要塞,在雲中,朔州,代州,雁門關,太原,每一個地方都是一座戰略要塞。

  “突厥一戰,朝中暫時調動了五萬北地大軍。”趙鞏側身看向程處弼,皺眉說道:“此事下官和南昌王商討過,南昌王的意見是五萬不夠,還需要從河北,長洛,調集更多的大軍過去。”

  “南昌王有見地。”程處弼點點頭,說道:“草原之事,重在人,當年頡利之所以敗亡,是因為他施政混亂,意圖用唐制來打造草原,最後弄的離心離德,但如今,突厥人想要重新立國的慾望強烈,不是打掉一個首領就足夠的。”

  打掉一個首領,就會有新的首領冒出來。

  突厥人起事,最後就會像星星之火一樣,永遠沒有平息之時。

  “所以,要將突厥人的主力大軍打掉,只有打掉他們的主力,人心才會散掉。”

  程處弼看向趙鞏,輕嘆一聲,說道:“南昌王看的到很準,突厥人少經戰事,只要能夠抓住機會,將他們一舉殲滅,那麼自今往後,突厥人就很難真正再威脅大唐了。”

  突厥人一次反抗被打掉,二次反抗被打掉,每一次都要緩個幾十年的時間。

  不出意外,足夠大唐積累起足夠的勝勢了。

  ……

  “那麼說來,去年朝中積攢的糧草,今年就都要用在草原上了?”趙鞏隨口提起了其他的事情。

  程處弼點頭,說道:“去年風調雨順,太子又在長安洛陽,清理出了上百萬畝隱田,今年說不得更有成效。”

  “河南道之事。”趙鞏微微點頭,他知道,這件事情,皇帝和武后從年初時,就已經開始籌劃。

  東宮的很多人已經提前在河南道準備,只是太子一直沒有抵達河南道,這才讓事情被迫拖延了下來。

  “這種事情,也只有太子親力親為,才能夠推動的下去。”程處弼抬頭看了趙鞏一眼。

  兩人默契的微微點頭,不再提這件極為敏感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