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絢劉瑾瑜 作品

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武承嗣,禮部尚書,不可能


                 飛雪長街上,李絢騎馬緩緩前行。

  身後李竹等人緊跟護衛。

  李絢似乎並沒有在意頭頂飄落的雪花,似乎正在思索什麼。

  一道道人影彷彿出現在李絢眼前,但又很快消失。

  論欽陵,蕭天子,李敬業……

  這些人看起來是在謀算太子,謀算大唐,但實際上,他們真正謀算的只有一人。

  那就是皇帝。

  皇帝的身體不好,這一點雖然是大唐絕密當中的絕密,但依舊有很多人能猜出大體情況。

  皇帝一出事,整個大唐立刻就會亂起來。

  光於吐蕃而言,吐蕃戰事遠非一日一時便能了結。

  明年順利拿下蘇毗,後年就算順利拿下唐古拉山又怎樣,吐蕃之地,邦國無數。

  稍不注意,立刻就會陷入無盡的泥潭當中。

  就算再順利,李絢用三年時間拿下邏些,但他真的徹底的平定吐蕃嗎?

  難。

  吐蕃人的根基在吐蕃東南,李絢從西北殺入吐蕃,一路要殺向吐蕃東南,中間耗用的時間之長難以想象。

  但皇帝有四年時間嗎?

  如果說沒有七月那場刺殺,李絢相信自己對皇帝的身體調養已經有了成果,但那場刺殺後,皇帝的身體他就已經沒法再碰了。

  是啊,怎麼還會讓他去碰。

  李絢現在已經是邊州都督,左衛將軍,皇帝的身體情況,如何能讓他知道底細。

  但如此,李絢也能看出一些情形。

  他現在最希望的,就是皇帝能堅持到自己拿下邏些之後。

  起碼自己能夠給他一份大禮。

  同樣的,他也希望皇帝能給他一份大禮。

  拿下邏些是李治的希望,一旦換上李顯當朝,朝中百官的態度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李絢想要快,但又知道自己絕對不能快。

  論欽陵一直以來都在示敵以弱,如果真的中計,李絢身死不說,恐怕整個西北的局面都要翻覆。

  李絢知道,他自己需要作出抉擇。

  ……

  開化坊門下,一道身影站在門下等著李絢。

  “九王兄。”李絢驚訝的翻身下馬,然後拱手問道:“王兄是何時抵京的,今年怎麼這般早?”

  嗣鄭王李敬笑著拱手還禮,然後對李絢說道:“為兄也是想二十七郎了,所以就提前回來看看。”

  李絢目光掃了四周一眼。

  風雪之下,長街上沒有一個人。

  李絢微微擺手,後面的眾多南昌王府護衛已經快速的衝進了長街中,遠遠的。

  李絢陪著李敬在長街上行走,然後低聲說道:“王兄應該知曉,二十七郎今年之所以提前回來,是因為突厥動亂,整個北疆都有失控的危險,所以陛下將小弟召了回來。”

  “是的,如今平原郡公高侃在河北道,平陽郡公薛禮從代州殺入了草原,燕國公李謹行坐鎮西北,整個北疆穩如泰山。”李敬贊同的點點頭,但目光卻微微閃爍

  “局面穩定,本來小弟也應該及時返回昌州,但昌州遙遠,今日回去,明日就又要回來參加正旦大朝,況且昌州還有很多事務需要在長安處理,陛下也沒有讓小弟回去,小弟便留下了。”李絢順著李敬的話說了下去。

  “朝中一切穩定,是天下之福。”稍微停頓,李敬接著說道:“所以,隴西王伯再度上奏請辭禮部尚書。”

  隴西郡王李博乂,高祖皇帝李淵兄子李湛二子,年紀要遠在韓王李元軌之上,比之太宗皇帝李世民都要年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