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絢劉瑾瑜 作品

第九百九十九章 太子左庶子,勾連指使

  這件事情裡裡外外,所有的一切,他都已經告訴了東陽長公主。

  如今發生的事情,無論如何,都和高琁扯不上關係,所以目前來講,東陽長公主最好的辦法就是置身事外。

  至於說其他的事情,不管是牽涉到高真行,高審行,還是高巍,高岐,都和申國公一脈沒有任何的關係。

  既然如此,那麼他們也就沒必要冒頭做些什麼,去惹怒朝中已經無比憤怒的諸位宰相。

  甚至是皇帝。

  大勢之下,東陽長公主只能夠保住自己。

  高巍只是一個紈絝子弟,高真行,高審行,高岐,才是真正被盯上的人。

  高真行是右衛將軍,高審行是戶部侍郎,都是位高權重之人。

  至於高岐,他雖然只是東宮典膳丞,卻是太子李賢的親信。

  他爹高真行是右衛將軍,雖然不大管事,但也掌握一定的權利。

  李絢雖然檢校右衛將軍,但卻並沒有和高真行打過多少交道,和他真正打交道是,是真正負責右衛事宜的右衛將軍張知運。

  張知運原本是裴行儉任涼州都督時的帳下裨將,後來累功升為右衛中郎將,右衛將軍。

  至於右衛大將軍,朝中已經很久未曾設立了。

  李絢轉眼便已經走到中堂,高巍已經被人用牛筋捆住,死死的按在地上。

  低著頭,看不清他臉上的任何神情。

  狄仁傑從側畔走出,面色凝重的說道:“王爺,我等發現了這個!”

  李絢微微有些詫異,接過信件,打開一看:“侄高巍啟。”

  落筆寫的,郯襄。

  郯襄公,張大安,太子左庶子張大安。

  這封信,是太子左庶子張大安,寫給高巍的信。

  李絢趕緊低頭,認真閱讀這份信件,很快,他的臉色就徹底的變了。

  在這封信中,張大安先是提到了他父親郯國公張公瑾和高巍祖父高士廉之間的同僚之情,因為張公瑾和高士廉,全都是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之後,張大安又提到,最近一段時間,東宮雖然有不少的人情往來,但對真正的賢才,依舊是求賢若渴的。

  皇長孫出世以來,東宮趁機拉攏了一大批朝中五六品的官員,但這些人當中,真正出色的能才並不多,甚至有相當不少,是一批世家勳貴子弟,能力平庸。

  張大安對高巍說求賢若渴,是個人就明白,這裡面的賢才,說的就是高巍。

  到這裡,張大安突然話風一轉,說起了別的事情。

  起初是一些朝中瑣事,突然他就提到了劉審禮的事情,說他這一次回來,必然會加同中書門下三品,升為宰相。

  隨即又提到惋惜,惋惜劉審禮只能以工部尚書,加同中書門下三品,若是能直接升為正宰相,那樣就更好了。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用很隱晦的話,說出了,如果劉審禮能夠正宰相,那麼後續不知道有多少人會順序升遷,這裡面就有高巍的一份,而且位置很高。

  就比如太子舍人。

  即便是李絢,看到太子舍人這幾個字的時候呼吸沉重了下來。

  更別說是高巍。

  隨即,在信中,張大安又提起來諸位宰相的身體,尤其提到了郝處俊。

  郝處俊的事情,雖然沒多少人知道密衛在其中的手腳,但其中所用的手段也是人所共知的。

  朝中諸位正宰相,劉仁軌,戴至德,郝處俊,李敬玄,趙仁本和張文瓘。

  劉審禮想要升為正宰相,只能是他們當中有人讓一個位置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