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一章 暴風起

  ……

  “也要離相王遠一些。”劉瑾瑜自言自語的呢喃,怪不得李絢不讓她輕易出門。

  奪嫡之爭,但凡陷入進去就是巨大的麻煩。

  那些想要攻訐太子的人,那些想要保護太子的人,都會將他們當成了可利用的棋子。

  抬起頭,劉瑾瑜看向李筆說道:“以後從宮中來的消息,只要你我二人可知,府裡其他人一概不許知曉。”

  “喏!”李筆拱手,目光落在紙張上。

  紙張上全是密密麻麻的小寫數字,這些密語的翻譯只有李絢、李筆和李墨他們幾個心裡清楚。

  甚至在翻譯的時候,直接從心中提取便可,根本不需要寫在紙上。

  劉瑾瑜低下頭仔細思索著裡面的事情。

  她家郎君,雖然不時的勸諫太子,但她能感受到,李絢的心底並不怎麼信任太子。

  或者是不認為太子能成為這場奪嫡之爭最後的勝利者。

  所以,彭王府和樂城縣公府都不能牽涉其中。

  但太子總有下臺的一天,甚至她家阿翁也有致仕的一天,那麼就需要為以後做準備……

  劉瑾瑜頓時想到,或許她家郎君已經在做準備了。

  她家郎君和英王關係好,並不僅僅是因為他們從小一塊長大,也因為他在提前下注。

  也正是因為他們有這層關係,所以明崇儼和北門學士,甚至宮中都沒有將這種關係的威脅放在眼裡。

  或者說,他們現在還顧不上英王。

  或者說,是英王所擁有的力量,現在還遠不足以成為所有人的威脅。

  劉瑾瑜看著眼前的紙張,突然間,賀知章,諸葛明輝等人的面目閃過劉瑾瑜的腦海。

  她立刻就明白,她家郎君準備這些人是為了英王日後所用。

  但這還不夠,這還遠遠不夠。

  劉瑾瑜想起,她家阿翁的老部下當中,也有不少的後人英才。

  若是這兩年時間,就將這些陸續送到國子監……

  人不能太多,太多容易引人注意,也容易被人從中途摘桃子。

  三兩個人便足夠。

  劉瑾瑜從一旁拿出紙張,開始在上面快速書寫起來。

  這件信件的主人,都是地方參軍,縣令一類的人。

  其中有個人叫宋務本,如今任櫟陽縣令,早年曾隨劉仁軌在新羅征伐。

  宋務本的兒子叫宋元撫,衛州司戶。

  宋元撫有個兒子,也是衛州赫赫有名的少年天才,叫宋璟。

  ……

  明月高懸,碧空如洗。

  一隻只巨大的竹排,在寬闊的湖面劃過。

  夜晚的冷風吹過,竹排上身穿黑色戰甲的士卒,面無表情的握著長槊,死死盯著前方的湖邊小鎮。

  李絢站在竹排最前方,手按八面漢劍,盯著前方小鎮上方的寺廟。

  那座寺廟叫達倉寺,位在若爾蓋城西北。

  經過了一個半月的長途跋涉,李絢一行人終於來到了若爾蓋。

  李絢回頭,身後的竹排上密密麻麻站著的都是士卒。

  三千人,一千杭州衛騎兵,一千揚州衛水卒,還有一千益州山地兵。

  一路上,他們不僅要逆黃河而上,擊殺沿途吐蕃和党項人的關卡守將,甚至還要保證後續的道路通暢。

  吐蕃人要殺的乾淨,糧草也要能隨時跟的上。

  畢竟李絢要的,不是一條臨時的過路,而是一條長久用來發展的商路。

  青海特產,鹽,皮毛,草藥和玉石。

  蜀中從不缺鹽和草藥,對皮毛的要求也不高,但玉石卻是很多當地官員、勳貴和富商所缺。

  雖然需求不多,但有需求就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