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絢劉瑾瑜 作品

第九百六十章 大戰之前,完全準備


                 斜月如鉤,照在曲溝新城之中。

  光亮如水,街道縱橫。

  李絢站在高坡之上,看著自己一手打造出來的城池,嘴角微微帶笑。

  整個城池,最中央的縣衙連接北部一大片的軍營,其他東南西三面都是密密麻麻的二層木樓。

  即便如此,也沒能在冬天到來之前,建立足夠三萬人居住的房屋。

  但是,以城池為依靠,無數的帳篷在城池四周建立了起來。

  整個一個冬天過去,搬遷到此的吐谷渾一族,凍死的沒有一個。

  ……

  “王爺!”

  兩個聲音同時在李絢身後響起。

  昌州司馬仁恩賜和曲溝縣令赤紅藏。

  “來了。”李絢沒有回頭,指著面前的城池說道:“彭城縣公已經前往大非川,從鄯州和廓州運來的糧草,軍械,還有工匠,要及時的轉運到大非川。不過不要讓他們和你們的族人多接觸。”

  稍微停頓,李絢輕聲說道:“天下間什麼人都有,萬一有幾個不安分的,又有背景的唐人,欺負你們,殘害你們,便是本王都不好做主。”

  李絢說完,高坡上一片詭異的冷寂。

  “王爺!”仁恩賜向前一步,躬身道:“屬下也不知道朝中為何要任命屬下為昌州司馬,也沒有任何人提前和屬下接觸過,還請王爺……”

  李絢擺擺手,說道:“不關伱的事,這是別人的離間之策罷了。”

  仁恩賜微微一愣,臉色瞬間就難看了起來。

  去年在李絢返回長安之前,就跟赤紅藏和仁恩賜說過。

  李絢會調赤紅藏到興海做縣令。

  李絢親自坐鎮曲溝。

  仁恩賜依舊留在軍中,統領六千吐谷渾騎兵。

  在李絢的構想當中,昌州的州治在曲溝,而不是興海。

  興海距離吐蕃太近,戰略縱深幾近於無。

  以曲溝為中心,可以隨時掌控貴南,同德,同仁,興海,還有伏俟城,甚至可以時刻盯著貴德和尖扎。

  但現在以興海為州治,李絢瞬間就失去對伏俟城、貴德和尖扎的影響。

  甚至被迫更加正對吐蕃。

  赤紅藏年紀大了,不能長途跋涉,做一任縣令最好。

  興海都是吐谷渾族人,他去接手最好。

  曲溝有州治在,縣衙就難以發揮,所以無所謂縣令是誰。

  赤紅藏和仁恩賜隨便推薦一個人,就能夠架空朝中派來的縣令。

  關鍵是仁恩賜。

  即便是朝中抽調了兩千吐谷渾騎兵加入昌州州兵,但依舊有四千騎兵在。

  仁恩賜留在軍中掌管這四千騎兵是最合適的,但偏偏他被人從軍中攆了出來。

  雖然正式成了昌州司馬,但手下的兵力卻從四千變成了兩千。

  吐谷渾人在軍中的影響迅速下跌。

  除非有人許諾了仁恩賜什麼,否則,他絕對不敢這麼背叛李絢。

  然而實際情況卻是根本沒人聯繫過仁恩賜,明崇儼,和他背後的北門學士玩了一手空城計,企圖讓李絢和仁恩賜翻臉。

  這個時候,他們的人再介入進來,反而能夠更容易的掌控昌州。

  這些話,李絢僅僅是輕輕一點,仁恩賜立刻就聽的明明白白。

  “屬下必定效忠王上,永無二心。”仁恩賜對著李絢賭咒發誓。

  他們這些人從伏俟城跟著李絢來到曲溝,見識了太多李絢的手段。

  要知道,當初從伏俟城來到曲溝的,可還有一個貴如諾,但是不知不覺間,貴家已經徹底的消失在曲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