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絢劉瑾瑜 作品

第八百三十二章 大唐皇帝令:內外諸夷,凡敢稱兵者,皆斬

  稍微停頓,論欽陵轉頭看向西北方,沉聲說道:“傳令,青北都護尚結贊率虎師一部,青西都護素和貴率羊師一部,即刻東行,在渴波川,與唐軍會戰。”

  “遵令。”吐蕃斥候迅速行禮,然後轉身,重新翻身上馬,然後快速的朝著西北方急衝而去。

  吐蕃大軍,分為鷲師,象師,虎師,獅師和羊師。

  鷲師守衛邏些,是吐蕃精銳當中的精銳,很少出動,但所部兵士,都是從其他各師當中挑選精銳加入。

  象師歸吐蕃大相統帥,也就是論欽陵統帥。

  整隻象師是論欽陵手上最重要的底牌。

  虎師和獅師分佈在地方各部,是吐蕃軍中的支柱,一般和他國進行會戰的主力就是他們。

  至於羊師,吐谷渾或者其他被吐蕃政府的各個種族,挑選精壯而成的軍隊。

  他們在整個吐蕃軍隊體系中人數最多,戰力最差,但卻是不可忽視的僕從軍。

  素和貴手下的羊師便是如此。

  無數吐蕃斥候擺佈在沙珠玉河南岸,時刻窺伺著大唐大軍的行動,隨時將相關的情報送到論欽陵,還有其他吐蕃將帥的手裡。

  同樣的大唐騎兵也在死死的盯著南岸的吐蕃騎兵。

  在劉仁軌的眼裡,北岸的吐蕃兵卒和吐谷渾兵卒已經砧板上的魚肉,真正值得他提防的,是論欽陵何時會親自切入戰場。

  ……

  遠處的南山山頂之上,一隻蒼鷹飛在高空之中。

  目光窺伺著前方整個東西長兩百多里,南北長七十里的狹長盆地中的這一場激戰。

  雖然無法看清更多的細節,但是超過五百人以上的軍卒調動,瞬間就全部映入李絢的眼底。

  李絢如今已經率軍運動到了第三條河,哈兒梗河的上游。

  這條河道筆直,河岸略深,但裡面的河水卻剛到膝蓋,步卒都可趟過,都別說是騎兵。

  若說這裡面沒有貓膩,鬼都不信。

  李絢回頭,之前的兩條大河,河水水量比這邊要大的多,但吐蕃人並沒有在上游做手腳。

  因為那兩條河距離唐軍大營太近路。

  幾乎是在大軍紮營的第一天,騎兵斥候就已經朝著上游衝了上去,裡裡外外細緻的查了一遍,什麼都沒有。

  眼下這一條河,在唐軍斥候偵查之外。

  吐蕃人很早就已在上游設置攔水壩,積極蓄水,準備在關鍵時刻,開壩防水。

  洪流瞬間衝下,淹沒無數。

  但這一條大壩並不是吐蕃人最重要的殺手鐧,這裡更多的作用,是吐蕃人攔截唐軍退路所用。

  他們真正的殺手鐧,在前面的兩條河:塔溫河和塞日河。

  那裡也是渴波川的核心地帶,地勢卻詭異的偏低。

  一根根木樁被直接釘進軟爛的河道之中,隨後,一袋袋裝滿了石塊和泥土的的草袋,被塞進了木樁之間。

  一道小型的河壩立刻就被建立了起來。

  在中間留了一條石子路之後,李絢起馬快速的往上,朝著塔溫河更上游而去。

  前行的同時,李絢朝著二十多里外看去。

  似乎隱隱間,他已經聽到了一陣喊殺聲。

  王孝傑已經率部和吐蕃人廝殺在了一起。

  轉眼,李絢已經放心的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