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絢劉瑾瑜 作品

第六百零五章 道真東渡,百騎下場

  可是相比於南昌王,這個比他們年紀還要小上許多的年輕人,本官都已經是婺州別駕,他們都要差上太多了。

  “個人有個人的路,南昌王終究是宗室,宗室是不能為相的。”關彌簡單一句話,就讓對面的兩人重新精神振奮。

  的確,宗室任官有太多的限制了。

  如今的朝中,只有一個年紀最長的隴西郡王李博義任禮部尚書,而且職司清閒。

  軍中,和皇室血緣較近的梁郡公李孝義任右千牛衛將軍,血緣稍遠北平郡王李景嘉任左千牛衛將軍,十六衛大將軍根本沒有宗室一個。

  當然,英王和相王不能算。

  南昌王的天花板也只有一任上州刺史,而且極有可能是邊州,除此之外,他很難再往上。

  “越有才華的宗室,就越不能調回中樞,就比如霍王。”薛中璋的嘴角微微露出一絲冷笑。

  南昌王就算是極得天子信重又如何,他未來的上限終究有限。

  薛中璋心裡的嫉妒總算是少了幾分,隨即,他就肅然的看向關彌:“關兄,有些事情,想必你也有所耳聞,天陰教雖滅,但東海王猶存,而且東海王在東南似乎別有勢力,薛某此番調任杭州,就是希望能在此事有所成就。”

  “東海王!”關彌終於露出了恍然的神色,他現在終於明白薛中璋非要調來杭州的原因了。

  朝中秘書郎之職雖然清貴,但是想要往上走,除了皇帝的信重,個人的才華以外,還需要機遇,或者更準確的講,是背景。

  關彌雖然不知道薛中璋的後臺是刑部尚書裴炎,但也能看得出他背後是有人的,如果不是如此,他也不會如此果斷的調來杭州。

  輕輕的敲了敲桌案,關彌謹慎的說道:“天陰教之事,自從上次南昌王在杭州清洗之後,再加上後來天陰教的覆滅,如今杭州或許還有天陰教餘孽倖存,但他們必然藏的很深,普通人輕易根本不知道他們在哪兒,除非,薛兄有線索?”

  關彌眼神凝重的看向薛中璋,他不管薛中璋的背後是誰,但是他敢於在現在這個時候調來杭州,肯定有自己的底牌。

  薛中璋目光似笑非笑的看了關彌一眼,然後又看向了一側同樣眼巴巴的文旭,聲音幽幽的說道:“若是愚弟真的有什麼線索,如今又怎會坐在這裡,向二位請教?”

  關彌低下了頭,文旭側過了頭。

  片刻之後,文旭開口:“小弟官職低微,能夠幫助者不多,只有一些似真似假的消息,或許有用?”

  文旭一開口,關彌和薛中璋便同時盯向了他。

  就聽文旭緩緩的開口說道:“數月之前,南昌王抵達杭州,袁都督內侄,當然是前內侄,被天陰教妖女矇騙,最後不知所蹤,但似乎落在了南昌王之手,還有杭州隗氏,他們之所以如今奉承南昌王,就是因為被南昌王抓住了把柄,然而這並非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夏家。”

  文旭轉頭看向關彌,面色凝重的說道:“據說那一日,夏家全家封閉,一日之後,有人從井裡打出來的水都是紅的,而那一日之後,夏家的人丁,莫名的少了一半。”

  關彌眉頭緊皺,側頭看向了薛中璋,薛中璋的嘴角露出了一絲冷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