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絢劉瑾瑜 作品

第一百九十四章 國使遇刺,自殺陰謀


                 燈火通明的驛館院落之內,無數人影在不停的閃動,整個驛館早已是戒備森嚴。

  “就在不久之前,新羅國使在九曲橋下的花船裡遇刺。”常御一邊指揮手下佈防,一邊對著站在身側李絢介紹不久之前發生的刺殺。

  “今夜,新羅國使在西水門外的花船上宴客,酒宴散盡,各自歸家,新羅國使乘坐的小船在駛到河道中央之時,一夥刺客突然從水中鑽出,然後直接對小船上的新羅使臣,奴僕和侍女展開屠殺。

  頃刻間的功夫,小船上的新羅國使一行人,就已經被殺的乾乾淨淨,四周來往的船隻根本就來不及救援。”常御一副驚魂未定的神色。

  一朝國使遇刺,哪怕是新羅這樣的敵對國家,但也絕對不是小事。

  “全被殺個乾乾淨淨?”李絢忍不住倒吸一口涼氣,同時也忍不住不解的問道:“司馬,新羅國使為何會在揚州?”

  新羅國使登陸大唐,應從登州登陸,之後或是走官道,或是往北逆黃河而上,直抵洛陽,又或南下徐州,在徐州從運河直抵洛陽。

  無論如何,此時的他都不應該出現在揚州。

  “是陛下的意思。”常御深深看了李絢一眼,然後說道:“新羅王如今就在揚州,故而陛下命新羅國使從登州趕到揚州,據說,這還是南昌王的提奏。”

  “本王?”李絢臉上頓時一懵,這事怎麼和他牽扯關係了。

  這裡提及的新羅王,並非是新羅國王文武王金法敏,而是其弟,臨海郡王金仁問。

  與野心勃勃的文武王不同,金仁問對大唐忠心耿耿。

  薛仁貴當年就曾上過奏表:“新羅王室,兄為逆首,弟作忠臣。”

  李治在總章元年,封金仁問為臨海郡公,食邑2000戶。

  在今年二月一戰之後,大唐大獲全勝。

  皇帝封金仁問為新羅新任國王,打算遣其回國,徹底取代其兄文武王,徹底平定新羅。

  只可惜太子病逝,導致朝野動盪,文武又王瞅準時機請罪而來,皇帝的態度已經變化。

  故而在新羅請罪使抵達大唐之後,皇帝便令金仁問停駐揚州,新羅國使也未讓其直赴洛陽,而是讓其趕來揚州。

  至於這其中究竟有怎樣的糾葛變化,李絢就不清楚了。

  金仁問在揚州之事,李絢自然知情,那時他還是神都,這類事瞞不過他。

  更何況後來皇帝問詢,李絢還專門對新羅做過一定的調查。

  不過因為新羅戰事他難從中獲取功勞,所以李絢迅速抽身,之後的事也不再關注。

  這一次路經揚州,李絢的時間很緊,雖然之前就知道金仁問就在揚州,但也早被他拋之腦後。